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自家孩子很“小气”,从不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家长该如何教育呢?

> 交通

自家孩子很“小气”,从不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家长该如何教育呢?

1030人浏览更新于 2023-05-24 00:30:17
回答
共10个回答
2019-10-06 12:02
+关注

孩子总是不分享玩具,家长认为就是孩子小气,其实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01.0-6岁的孩子,不会分享,真的不能说成小气或自私。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在一起玩时,家长总是强迫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玩具跟别的孩子分享,特别是看着别人的孩子把玩具给自家孩子玩时,要是孩子不分享,家长就会觉得得孩子小气。

其是,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

比如说玩具,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对家长来说只是个玩具,他可能只会和想分享的人分享,分不分享是孩子的自己的权利。

家长能把自己车子,钱能随便跟一个人分享吗?

所以,有时,是我们太不尊重孩子了。

在传统的概念里,玩具就是要分享的,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



实际上,想象一下,如果你喜欢的东西,钱和车,别人说他想玩/看,或者干脆一把抢走,什么感受?

所以,当孩子目前不想分享的时候,想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样,然后理解孩子不分享是种正常的行为,而不是贴上“自私”的标签。

02.要让孩子分享,我们首先明白什么是分享?



真正的分享,是指将自己喜欢的物品、特定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的过程。

分享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是出于面子或者必须。

分享对孩子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享意识是孩子能够与同伴良好交流、进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

孩子的分享过程就是与同伴交流的过程,能建立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03.其次,要让孩子分享是要建立在“物权意识”的基础上。



孩子2岁以前,还分不清我的,他的,只要喜欢的东西就会自己去拿,

2岁以后,孩子慢慢的才会分清你的,我的,他的概念,这就是“物权意识”的建立。

3岁,孩子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又为明显。孩子产生强烈的社交愿望,这时,分享才会真正的开始发生。

所以,孩子不分享玩具,不能随便就给孩子贴“小气”“自私”的标签。

嗨!我是时光小兜。6年亲身带娃,在职幼儿教师一枚。每个孩子问题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待我们发现的成长秘密。遇见问题,遇见成长!谢谢你的赏读,欢迎关注❤️,一路与你分享孩子成长那些秘密。

2019-10-05 22:58
+关注

不要武断的把孩子定义为“小气”。如果你了解儿童的心理发育规律,你就会明白,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小气”是正常的,是天生的,不小气反而才是有问题。

为什么小孩子小气是正常的呢?

首先父母应该要明白小气是人的本性。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的本能,是人最原始的欲望。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只有一个准则,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人们看到美食就想吃,看到美女帅哥就兴奋,这都是人的本我在起作用。

超我是良知,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救死扶伤这都是超我的作用。

自我是本我和超我协调统一的结果,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比如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拿,但是超我的道德功能会告诉我们“这是别人的私人物品,你不能动。”于是我们就控制了自己想拿的冲动。

在这三部分中,本我是出生就具有的,而超我是后天不断教育的结果。

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们因为来到世界上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各种道德规则并不了解,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形成超我部分,所以孩子的行为主要受本我的控制。他们此时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所以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不给就又哭又闹。

而分享显然不是人的本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社交化的产物,属于超我部分。所以这阶段的孩子当然也就不会分享了。

只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增多,孩子才能学会交换,意识到分享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时候孩子才能学会分享。

2019-10-05 19:25
+关注

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孩子比较长见的问题

孩子在小的时候是会比较自私,然后会喜欢争抢

这个时候家长的引导就很重要了

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鼓励他,还可以介绍自私的坏处

但是同时记住把握分寸,孩子过于大方自己会比较容易吃亏

要控制好尺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哦!


2019-10-06 09:50
+关注

学会“分享”的确很重要,小朋友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又很正常,关键是宝爸宝妈如何去引导,如何懂得分享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如何懂得互助友爱开始,因为互助友爱是懂得分享的一个必要的基础,否则没有基础的分享甭说是小朋友了,搁谁也不会愿意的。在我们生活中互助友爱的教材可以说是很多的,小朋友一般都爱看动画片,里面就有很多类似的题材,建议一:宝爸宝妈们有意识的选择互助友爱题材,比如经典的《孔融让梨》、还有危急时刻小白兔背着小乌龟逃离火海,后来小乌龟驼着小白兔渡河躲过大灰机追击的现代升级版《龟兔赛跑》的故事都是反应互助友爱的故事。建议二:宝爸宝妈不仅仅要陪看,更要不失时机的讲解和提问,比如小乌龟为什么要驼着小白兔躲过大灰狼的追击呀?如果小朋友能回答出因为小白兔之前也帮助过小乌龟,那说明教育效果很理想,如果小朋友回答不上来,宝爸宝妈们此刻一定要认真的做好讲解。建议三:要用乘势追问的方法提升小朋友的分享功能,比如接着上面的故事问:如果宝宝是小白兔你愿意把玩具和小乌龟一起玩吗?我想小朋友会愿意的。

2019-10-05 17:57
+关注

大人可以和小孩子玩游戏,比如,你给孩子一个橘子,让他/她分享给家里人或者他们的小伙伴,这个时候如果他/她不愿意,你可以拿一个他/她喜欢的玩具或吃的,并告诉他/她,你分享完之后,可以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做为奖励,并且大人要对他/她的分享行为进行口头上或行为上的表扬,比如鼓掌,拥抱。不要期望一次就凑效,但反复的引导,小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

2019-10-05 23:55
+关注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父母觉得“小气”的时期,这就是有名的“物权意识”在这样的意识之下,孩子是不会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和别人分享!

要想教育孩子不那么小气,首先父母要做到足够大气,父母是孩子眼中的镜子,你呈现什么出来,孩子就会学习什么。

大龙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不可以碰自己,有的不小心碰了一下他,大龙就会大发脾气,要不就会打别人,要不就嚎啕大哭,玩玩具也是自己一堆,别人不能碰,搞得他在幼儿园几乎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为此老师也是很头痛!

平常生活中,大龙的父母总是说“自己家的东西,凭什么要和别人分享?”结果大龙就记住了父母的话,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东西不能和别人分享!变成了小气,自私的孩子!

有自私的父母,就肯定会有一个自私的孩子,正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让孩子形成了小气自私的心里!

我国著名的《后汉书》里写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怎么改变这样的心里呢?单靠口头教育肯定是没啥显著的效果的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才回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拥有更多朋友,不在那么小气

第一,给孩子做个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因此爸妈的所做所为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要想孩子未来可期,父母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想要孩子明白分享的重要,那么父母首先要回和自己的朋友分享,比如,做了一顿好吃的大餐,可以邀请朋友来吃,席见教育孩子分享的快乐,比如,得了一副名贵的字画,可以叫朋友来一起欣赏,告诉孩子分享的重要!听到别人赞扬自己的话,孩子也会觉得父母好厉害,也会跟着父母学着分享,因为,他也想得到别人的赞扬!

第二,分享孩子的快乐

孩子是爱父母的,所以有快乐的事情,第一时间就会和父母分享,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推辞,而是加入到他的快乐之中!

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就是让他们知道分享会让快乐翻倍,花上几小时能培养出快乐开朗,懂得分享的孩子,更加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何乐不为!

第三,要及时赞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当孩子能拿出玩具与别人分享的时候,父母的称赞要及时到位,不要吝啬你对孩子的表扬。“宝宝真棒,知道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了”这样的话就会让他明白,父母喜欢爱分享的孩子,以后就会把分享看成是件快乐的事!从此不会那么小气了哦

结语:

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美好的童年,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这样他才会改变“小气”的毛病,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

2019-10-05 16:45
+关注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对于孩子“小气”的问题,首先家长的引导很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进行耐心的引导。

比如在吃水果的时候,引导孩子先分享给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有了水果,然后再一起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庭里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好吃的不舍得吃,省下给孩子吃,这种做法对于孩子的分享意识尤其不利。爸爸妈妈要跟老人沟通,即使不舍得吃,也不要在孩子分享时直接说“我不吃,省下给你吃”之类的话。

平时,爸爸妈妈可以买一些相关的绘本给孩子阅读,潜意识里让孩子明白,小朋友之间懂得相互分享,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家人带孩子下楼玩耍时,带点小零食或者玩具,出门前先跟孩子沟通,小零食或者玩具可以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这样下次别的小朋友也会把自己的好东西与自己分享,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交到好朋友,还可以玩我们家没有的玩具或是我们家没有的好吃的,两全其美。事前沟通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分享意识要有,而且要落实,千万不能把老一辈的旧思想,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孩子。其实我身边也不乏“小气”的孩子,据我观察,大多是老人在带,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老人大多是现在自己家孩子这边的,完全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我是一位5岁宝宝的妈妈,以上仅是自己总结的一点经验,与宝爸宝妈们共勉。

2019-10-08 22:59
+关注

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并不是大人们认为的“自私”、“小气”,而是一个规律:先独占、再分享。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类发展的很自然的一个规律。还有些时候,孩子并不理解“分享是什么”,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东西别人拿走后就最终不会回到他的手里。

在孩子两岁半左右的时候,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会产生自我的一个概念,开始意识到这个东西是自己的,随即就会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大家经常说到的“物权敏感期”。而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会持续到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在这里,我想重点和家长朋友们说一下,一定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个固定的定义,再往后想纠正就很困难了。

这一阶段,作为家长没有必要硬性要求孩子必须学会分享,可以慢慢的适当地去引导孩子去试着分享。举个例子,糖小果奶奶过生日,我买了蛋糕回家,她以为是买给她的(平时很少让她吃甜的东西),很开心的就要去开包装,我直接告诉她这个是买给奶奶的,如果想吃需要得到奶奶的同意,因为是奶奶的所以需要奶奶给多少吃多少,不可以自己决定吃多少。在她觉得吃的不够的时候,就告诉她就像她自己的东西一样,家里其他人想要或者想用的时候,都会征求她的同意,然后才回去拿。这样让孩子先理解物品的归属,建立孩子的物权意识,让他们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随便用的,这样为之后的“分享”才能做更好的铺垫。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最好不要说“只能你自己一个人玩儿”、“这个不可以让别人碰”之类的,我们只需要帮助孩子理解“你的”、“我的”、“他的”、“大家的”,明白这样一个界限就完全足够了。

经过最初期物权意识的建立,要开始培养孩子分享的能力。一开始,可以家长们起榜样作用带领小朋友们来分享。接着上边蛋糕的事件举例子,糖小果吃完蛋糕之后很开心,我问她开不开心,为什么开心,她回答说是因为吃到蛋糕开心。我让她去问奶奶开不开心,奶奶回答开心,但是奶奶随即说道并不是因为吃到蛋糕开心,而是因为,过生日的时候家人送祝福开心,但这个并不是最开心的,最开心的是因为把收到的蛋糕分享给全家人,全家人都开心所以奶奶更加的开心(在这里真的很感谢奶奶配合的很棒)。这里就慢慢的会灌输给孩子这样两个概念:1、收到别人的礼物开心并不是因为礼物本身,而是因为送礼物的人的祝福。2、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是会让大家开心也会让自己幸福的一件事情。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去明白分享的优点。比如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不去分享给她她想要的东西,可以让她记住那个感受,然后在她不分享给别人这个东西的时候,让她回想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方法虽然比较见效,不过后遗症也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家长朋友说管用,也有家长朋友说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所以这个方法我感觉因人而异,不重点推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孩子想玩儿别的孩子 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沟通,当他来求助于大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想办法、出谋划策,但是一定不要替孩子出头去沟通。

在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懂得说“不”。如果孩子真心不愿意去分享,千万不要强求孩子去分享,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有些东西在孩子看来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人无法理解的点,比如说一个小熊玩偶,可能玩具店相同的玩偶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无法区分,但是对孩子来讲,他的那个就是日夜陪伴他睡觉、玩耍的一个伙伴,世界上独此一件,其他地方就算有也不再是他的伙伴。可以想象,我们如果强制性的让他把最心爱的伙伴分享出去,他会愿意吗?我们大人都会有那么一两件物品有着独一无二专属的意义,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

演员谢楠的孩子吴所谓在面对不想分享自己玩具的时候,谢楠是这样解决的:你可以说不,但是你要想一想,如果大家一起分享,大家可以研究出新的玩法,我们要不要试一试?吴所谓听了之后,心动了,就去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了。其实我很赞同之前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某个网友的一句话:分享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愉悦自己。如果孩子觉得分享开心,那就让他去分享,如果孩子觉得很为难,那为什么要为了一些很奇怪的想法去为难自己的孩子呢?

我是糖小果妈妈,我在糖小果成长日志和各位宝爸宝妈们共同探讨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

2019-10-14 11:47
+关注

肯定孩子的鼓励

家长及时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竖起大拇指、微笑、点头,让孩子直观感受到分享的乐趣,以后才会更乐于分享。

让孩子分发礼物

分享礼物是孩子间常见的交往手段,在此过程中会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比如过生日的时候,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蛋糕,感受到他人的祝福。

多让孩子与同伴一起玩

在孩子与同伴一起玩的过程中,会有交换玩具、借玩具的行为,感受到同伴相处的快乐,逐渐增加交流互动,分享意识也会自然形成。

2019-10-09 09:34
+关注

谢邀。

家里小的就是不参与分享的参与者。但是他自己玩自己的,也不麻烦别人,如果要玩别人的,会用自己的去交换。

个人觉得,分享不分享没有对与错,介入不介入别人的生活值得思考。

查看交通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