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不满鲁国君主荒淫的生活,负气离开鲁国,开始了东游。
孔子东游是说孔子在东游的路上,遇见两个小孩询问他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他表示不知道,被小孩嘲笑的故事。而孔子东游的“游”字,则是游览的意思,因为此处的“游”通“遊”。孔子东游的目的则在于宣扬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当时战争频繁,大国欺负小国,孔子希望君主能够施以仁政,避免战争的发生,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
简单点:游说为主,游览为辅。
游说:政治斗争让孔子屡屡失意,为实施其政治主张,他周游列国14年,游说各国君主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
游览: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公元前497年,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
这就好比我党史上的长征。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不得已而“游览”。
总的来说,游说是其目的,游览是其方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此处的游是游说的意思,是孔子老先生布道的日常行为。
孔子东游的游是游说的意思,要说游览,游历,旅游,也说得通,但最好还是解释成游说。因为孔子周游列国是带有宣扬“仁政”的政治主张,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见这个国家的国君,努力说服对方施行“仁政”,这跟一般到处走走,看看风景的游览、旅游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从东游的目的来准确理解“游”字的含义。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