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

> 交通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

1060人浏览更新于 2023-05-28 12:02:01
回答
共37个回答
2020-03-04 18:25
+关注

高中生的“注意力”问题。“注意力”集中的同学,他能随着老师的讲解,一步一曲地惯通下来,解题和答题的能力就强,否则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注意听讲,效果就差。

2020-03-05 16:36
+关注

同样的时间内,同一个班级,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就差一些,是正常的。就是说,差异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

无论学习内容是什么,不管哪个群体,结果都会有差异。关键是每个人要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

承认差异,全面认识成长中的孩子。

一是由先天的禀赋带来的差异。有些孩子乐感强,有的孩子五音不全;有的孩子舞感强,有的孩子动作就是不协调;有的孩子几分钟就学会了游泳,有的孩子学一周还不太行。同样的,孩子在学习语、数、英学科方面,孩子之间也会存在差异。

所谓全面认识孩子,就是不要只看某一方面。

二是由态度、习惯和方法造成的差异。

成功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是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态度,一定没有遗憾。反之,就不会有成绩。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听课专注、工整写字、及时复习、按时写作业等,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反过来是习惯促进了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一名高中生,上课一听就会,反应很快,但是就有一个缺点,不爱做题,成绩就一直上不来。

学习也要讲方法。学科老师会给出一些学习方法,记英语单词、记数学公式、记历史年代、记化学元素周期表等,还有各学科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等。所有学科都能用的思维导图,也是梳理知识的好方法。

老师和家长,要在这三个方面培养教育学生,而且要坚持经常,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0-03-05 08:42
+关注

按理讲,十个手指有长短,人的个性有差异,孩子听课兴趣与他的智力和学习兴趣有紧密的关系。但这不是绝对的,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起引领作用,如果老师以爱感化学生,那学生对学习兴趣倍加提高,听课能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很快上升。再者,老师讲课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这就是潜移默化的道理。可以说,孩子听课情况是由自己和老师双方决定的。

+关注

看到这个问题,我马上想到了我儿子。他在念初一时,数学成绩很好。但是上了初二就坏了,从那时至今,数学成绩一直勉强及格。

我问他为什么会变差?他说,初一的那个老师讲课很有趣,上他的课从不迷茫。初二换了这个老师,说话声音一会儿低,一会儿高,一惊一乍的,非常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见,老师的讲课方式,能适应,且喜欢的学生,效果会很好。不能适应,不喜欢,效果就不好。

抛开老师的因素,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听课的效率。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前面的知识都没有弄通,怎么能较好地接受新的知识?课堂知识都是循序渐进的,前面的没学好,后面的就学不进。反之,成绩好的同学,一点就通,一通百通。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普通学生难以望其项背。

还有一点就是注意力和灵活动脑。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效果肯定差。注意力集中了,但不善于用脑,效果就不会特别好。怎么才能算脑筋灵活呢?就拿记课堂笔记来说,有人中规中矩,记得详细整洁。有人寥寥数语,或者几个符号,就把一节课的内容概括进去了。以后一翻笔记,就会想起整堂课的内容。他有抓重点的能力,和化繁为简的能力,听起课来很轻松,效率自然就高。

2020-03-05 00:15
+关注

学生的听课效果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

内因方面

听课效果好的学生,基本都对学习有兴趣,听课时不自觉地就与老师同步了。

同时,这些学生也有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布置的预习和复习都会按时完成。

而且越是如此,他们越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进入持续的良性循环。

外因方面

跟学生的家庭环境很有关系。

父母教育水平高,就会有意无意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

或者孩子特别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会高度自律,懂得为改变家庭现状而严格要求自己。

而听课效果差的学生,则不具备这些内因和外因条件。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运作一个内、外因同时运行的系统工程。

+关注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课效率好?是因为孩子在听课的时候视觉(眼睛)、听觉(耳朵)、触觉,采集信息效率高,所以听课效率好。反之听课效率不好。

2020-03-04 23:34
+关注

每个学生因人而异所以听课效果也会各有不同,那么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听课习惯有关。

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入学就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坐姿端正,听课时能够调动起耳朵眼睛脑袋等各个器官,能够做到充分听充分想充分去理解,而有些同学听课习惯不好,一边听一边分心或者一边听一边遗忘,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听课效果不好。

2.与先前知识储备有关。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单元之间每一个年级之间的知识都是有相应联系的,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有的同学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本阶段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在知识迁移方面会大打折扣,相同的知识,有的同学基础好,知识储备多,能够很快地跟以前所学的知识发生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听课效果肯定比较好。

3.相应的知识背景了解的少。

知识背景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学习Christmas圣诞节时,有些孩子可能之前就了解圣诞节的日期,习俗等相关知识,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一些,而有的同学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了解,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就会难度增加,相应地会影响听课效果。

4.兴趣的不同。

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无所谓的样子,那么听起课来自然不用心,有的孩子喜欢学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那么会积极主动去把握老师讲的知识点,并去消化,这样的效果必定非常好。

5.与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授课方式有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老师的授课方式个授课风格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喜欢老师的讲课,那么他们会更积极的呼应老师,从而听课效果会更好,有的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可能就不愿意听,或者用应付的态度去听,效果自然不会好。

6.与家长的要求有关。

有的家庭家教很严,要求孩子考试达到什么目标,必须取得一定的成绩,孩子会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所以会认真听,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不上心,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孩子本身就自制性差,没有一定的压力更不愿意投入多少努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了解到听课效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尽管有些孩子听课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效果,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这个改善的过程需要调动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另外老师要多关注一下这些基础弱的学生,在他们听课分心开小差时给予一个眼神或是一两句话的提醒,多鼓励引导他们,并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做好相应地配合,孩子们习惯的培养需要督促,兴趣的发展需要激励,学习的持久需要监督,困难的解决需要帮助,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不要抱怨,用一份爱心耐心恒心让孩子变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2020-03-04 18:55
+关注

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于没有效果。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听课方法不同。

我们做老师的会经常说到,某某学生听课方法非常好,基本上在课堂上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内容掌握的差不多了。课下再做一些巩固,就可以完全掌握住这一节课的内容。

我们也会经常对一些听课效果不太好的学生说,注意改正一下听课方法。

所谓的听课方法也就是这么几点。

1.充分做好了课前预习;

2.精神要集中,在课堂上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听课中去;

3.学会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点,一节课45分钟,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点也就那么一点儿,听课过程及时把握住了老师讲解的知识,,这一节课也就没有太多的内容了;

4.及时做好笔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及时记录下老师讲课的知识点,利用记忆周期规律,及时复习。

5.积极地完成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能及时找出听课时自己的漏洞,分析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后听课时会更有针对性。

二.理解能力不同。

不可否认,学生的智力情况并不一样,甚至于有比较大的差距。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很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要迟钝一些。这样听课效果会有明显的差距。

三.知识基础不同。

每一节课的内容与以前的知识基础都会有密切的联系。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在听新授课时,能及时充分地调取以前的积累的知识,与新学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

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旧知识不扎实,新知识又好像悬在半空中一样,上不接下不够,很难会有好的听课效果。

四.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学生的自控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在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规定的作息制度。

自控能力好的学生该休息的时候安心休息,该娱乐的时候尽情娱乐,这样该学习的时候就有了静心学习精神状态。而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往往是该休息了,精神十足,晚上睡不好觉,该上课了,才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上课的时候难免为哈欠连天。这样的上课效果不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

2020-03-05 02:54
+关注

同是一个老师,同是一节课,但有的学生上课听课效率高,一点就会,但有的学生好像没在课堂现场,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在每个班级都存在。我认为具体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的注意力程度不同,有的学生上课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心思都在课堂上,所以听课效率高。而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在课堂上,可能有他内心吸引他的事情在干扰着他,例如上课想游戏的,想下课怎么玩儿的。俗话“一心不能二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课堂效自然很低。

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不感兴趣,或内心对本科老师排斥。不管是学生对科目厌倦,还是对老师排斥。学生上课肯定不会注意听,甚至你讲的会成为他的催眠曲。这类孩子课堂效率自然很低。

三、学生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反应快自然听课效率高,而有的学生反应慢,如果跟不上课堂节奏,自然听课效率低下。

所以学生听课效率低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不管是什么因素,这都是不好的。要尽量克服改正,争取向课堂要质量。

2020-03-04 23:15
+关注

这不是废话吗?十个手指都不一样长哦!老祖宗就已经总结经验出来了,要因材施教,并且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小孩的注意力和集中精力的时间都不一样的,国家现在发展到了现在这样的综合国力,在有的地区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率先,把一样兴趣爱好相同注意力精中精力强分配到同样的班级里,把注意力集中精力稍差的分配到同样的班级,做因材施教的教改创新,有一些学生爱好体育运动,有一些人爱好音乐,绘画美术,有一些小孩好动精力旺盛,有一些小孩好静甚至有郁抑症的,总之就是有教无类要因材施教……

2020-03-04 23:08
+关注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听课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成绩的高低。听课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知识基础

我们知道,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层层相因的,高一级知识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前面所学基础上的。比如英语课文,前面所学的单词没记住,用法不知道,学的时候发现都是生词,当然不太理解。再比如数学,基本计算不行,那以计算为基础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学起来便无法深入,做题目非常吃力,过程更是错误百出。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二、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勤奋是最好的方法。对学习有兴趣,对学科感兴趣,课堂听课自然会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当明白了新的东西,解决了心中的困惑,思考出难题的答案,就会兴奋,击节叫好,就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心理学研究表明,饱满的学习兴趣会激发记忆和思考的能量,事实也确实肉眼可见。

三、听课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就是取得良好听课效果的利器。

比如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掌握基础知识,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听课时带着目的和疑惑,就能抓住重点,事半功倍。

积极举手发言,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指正点评,通过表达使得知识更加明晰有条理。

善于记笔记,更容易发现重点,厘清脉络,同时有利于复习。记笔记也可以进行圈注,写出自己的思考或质疑。

合作互动,比如对话朗读,一问一答,小组探讨,接龙游戏等,这样能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参与知识的建构,体验学习分享的愉悦。

四、个性心理

个性差异也是导致听课效果差异的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听课时断时续,效果当然差。再比如,有的学生内向,不敢举手发言。还比如,个别孩子思维迟缓,反应跟不上节奏。还有的孩子孤僻自闭,排斥老师和同学,活在狭隘的自我世界中。而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互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这种性格的孩子,听课效果很难优良。

结语: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互助,个体在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积极建构的过程。影响个体听课效果的有四个因素: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听课方法和个性心理。

2020-03-05 13:28
+关注

我们常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一个人的注意力包括“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触觉注意”等,而孩子听课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听觉注意能力”——是指对有意义的声音刺激的选择与集中的能力,也叫听觉专注力,实际上就是倾听的技能。

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每个班都会有几个上课时从来不正眼看老师讲课的,他们经常走神发愣,老师刚讲过的问题,一提问,十有八九都不会,甚至连问题也复述不出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在学校中,倾听老师讲课是一项做得最多的事情,起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用于倾听听课,如果一个孩子听觉注意能力发展不力的话、听课效率必定低下,学业必定不良。我们在平常教辅授课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现那些听觉注意发展不力的孩子上课没多久“老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等。向家长反馈时家长有时还会据理力争:“我们家孩子可以很长时间地坐在一个地方专心致志地看书、画画”等,然后是怀疑老师、怀疑我们教学水平、介怀我们讲了真话而护短……

这其中可能真有些孩子是有“ADHD专注力不足”方面的隐性病理问题(可以翻看我之前有关专注力不足方面的回答),需要家长重视,去做专业评估并做相应的矫治训练,早发现、早干预、早恢复。还有一些是早期教育引导开发不充分,导致孩子听觉注意的选择性差、广度窄,缺乏持久性。

听觉注意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

☛平时和别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发飘”,不敢与人正视;

☛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

☛听他人讲解时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或东张西望;

☛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所以听课常是听一点,漏一片;

☛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搞清楚;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常常听漏听错;

☛在写作业时,一听到咳嗽、走路等细微的声音便转移注意力。

听觉注意发展不力的危害很大,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听觉注意能力。训练时事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无关刺激和干扰;

●在提出训练任务时语言表达要明确、具体,确保孩子真的听懂、理解所要进行的学习或训练任务;

●任务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总之,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轻声、低声与孩子多交流,从而提高孩子的听觉能力的敏感度。

有关具体训练方式的小游戏,可以关注我,我会在后续更新有关专注力方面的学习和从业经验所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评论区留言讨论。

2020-03-05 00:12
+关注

我们中国的教育,少了一门课程,就是如何学习的课程。

很多孩子学习没有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听课。

比如说,如何记笔记,如何抓取老师有用的课堂信息,如何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如何使用学习工具,如何记忆等,这些孩子们都没有学过,大部分优秀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毅力摸索着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逻辑。其实学习都是有方法的,也能够让孩子们事半功倍。

2020-03-04 20:23
+关注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课堂的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效率高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反之,就算是课外再多的辅导和培训班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关键。

对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是从小就要进行的。首先,从婴幼时期开始,但凡孩子们在专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都不要轻易去打断,他们这是培养注意力的第一步。有些家长很喜欢在孩子们动手做事的时候,不断地给予他们所谓的“指导”,或是让他们吃点心、加衣服、擦擦手之类的。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打断孩子们的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其次,家长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孩子们学习,比如孩子们在专心地作画或者看一本书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大声的谈话。第三,家长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时长是逐步加长的。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做五分钟的事情,然后把时间延长到10分钟、15分钟,以此类推,这样孩子的注意力的市场就逐渐加长了。第四,让孩子养成注意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要随意地插嘴或者打断别人的话,并且当你在和孩子谈话完之后,要问一问他们刚才妈妈都说了什么,这既是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又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五,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应该给他们准备简单实用的文具,不要太多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功能,这样会分散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每次做作业之前也应该先清空书桌,这都是培养注意力的好办法。

理解能力对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可以经常的吩咐,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从他们接受指令的训练中,就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且把这个指令复杂化,比如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你可以吩咐帮爸爸妈妈把什么东西拿过来,把什么东西放回去。再到后来,你就可以告诉他们,在某个房间的某个柜子的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抽屉,去拿一个什么东西;或者让他们一次性地做好几件的事情,比如先把书放回桌子,再去客厅关好灯,最后再帮妈妈拿一条毛巾...诸如此类。在听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在听故事结束之后,问孩子们两三个小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家长在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多陪孩子们聊聊天,在和孩子们交谈的过程中,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也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开始,家长就要注意观察,他们是不是能够清楚准确地传达老师在学校交代的事情?这也是判定孩子们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听讲的一个标准。总之,孩子的理解力和注意力,这是要从小培养的,对他们入学以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听课效率高的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2020-03-04 20:48
+关注

有一个专业名称:学习能力,概括的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以及感觉统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会在听、说、读、写、计算、阅读、推理方面表现出与其年龄段相符合的学习效率。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注意力稳定时间短;

2.视听觉分辨能力差、写作业容易出错、考试粗心;

3.思维反应慢、记忆能力不强、思维理解能力不佳;

有的孩子听觉分辨率、听觉记忆力、听觉理解力强,一听就会,但可能视觉能力弱一些,自学能力弱一些;有些孩子视觉分辨力、视觉记忆力、视觉理解力强,一看就会,但你不让他看,只是听,他可能就学的慢了,当然有些孩子视觉能力、听觉能力都很强,那基本就是学霸了。

正因为,每一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导致学习能力不同,最终导致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讲课,每一个孩子接受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就是听课效果是不同的。

+关注

这跟孩子的多元智能有关,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有的孩子是属于听觉行的注意力人家可能听一遍就记住了,就像有人背课文光背背不下来还得默写几次才能背下来一个道理。找到属于自己得的学习方式,课上的听讲很重要,课后的复习更重要,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还是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方法!

2020-03-05 10:06
+关注

1.学生的注意力程度不同,有的学生上课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所以听课效率高。而有的学生心思不在课堂上,例如上课想游戏的,想下课怎么玩。

2.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不同,授课方法并不是适合其所有听课的学生。

3.有的孩子根本对该科目不感兴趣。这种情况没必要强求,10根手指都有长短,何况孩子的兴趣。

4.跟孩子的家庭环境很有关系。这个原因虽然很多家庭都知道,但是不一定做得到。

5.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程度也不同。

2020-03-04 22:10
+关注

听课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孩子的专注程度。

听课效果好的孩子,通常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容易专注于老师的讲课中,并且乐在其中。而听课效果不好孩子,基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总是走神想别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培养和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听课效果。

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的。比如说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那么怎么怎样从小培养孩子有学习兴趣呢?

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让孩子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除非孩子求助于我们,否则我我们大人尽量不要打扰他。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天生就对很多事情非常好奇。他总是想要弄明白,这个世界有些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就是孩子兴趣的来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于每一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而我们大人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呵护孩子的这份兴趣,而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粗暴的强加干涉。

给孩子自由的生活和想象的空间。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2020-03-04 17:49
+关注

个人认为,自控力好的孩子学习很自觉,自控力差的孩子则需要家长进行引导。

那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到底该如何进行引导?

第一,建议亲子共同制定一个居家学习的方案。

北京市特级校长白老师说:“疫情把大家困在了家里,打乱了往日的工作生活规律,但却给了我们平时求之不得的陪伴孩子的大块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共同制定一个居家学习生活的方案,把一日生活、学习安排与学校的课表一样,变成一张作息时间表:几时起床、几时学习做作业、几时锻炼身体、几时娱乐游戏、几时做家务。

当然了,咱们浙江的大部分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居家学习计划表”,家长可以督促孩子严格执行。

请注意,这里白校长特别提醒大家,这个时间表是全家人的,不能只对孩子,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家长的行动要与孩子同步,比如孩子读书写作业时,家长也要做一些读写之类的事情,可以读读孩子读的书,特别是学校规定学生的必读书目,建议家长读一读,抽空与孩子分享一下读书心得。

第二,在家也要帮孩子找回集体归属感。

诶,不少孩子在家里坐不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家里的环境比较放松、休闲,少了同学朋友的互相监督,就容易懒懒散散的。

北京市特级校长孙老师就提醒家长,在家里也要帮孩子找一找集体的归属感。

比如说,把孩子要好的同班同学,拉到一个微信群里,时不时同步一下学习进度,这样可以让孩子有紧迫感;再比如说,可以把孩子在家里参与的活动情况发到班级群里,让老师和同学点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班级还在,老师还在,而且时时都在,让孩子有集体归属感。这样做,容易帮孩子巩固班级的概念,找回课堂学习的感觉。

第三,谨防亲子关系崩盘。

这段时间,孩子和家长有漫长的相处时间,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有时候,你眼里多动、不听话、不认真的孩子,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仅仅是因为你高度关注自己地孩子,不由自主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横竖看孩子都不顺眼。

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市特级校长曹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她说:“建议家长主动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孩子上网课时,不要盯在旁边。这份距离能帮助家庭保持母慈子孝的亲子氛围,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有研究表明,在提高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作用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监管”作用。

2020-03-04 19:38
+关注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同一个老师讲课,而孩子们听课的效果都会不一样。停课不停学,现在在网课上也是一样的,网课,对于孩子可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接受信息的程度,以及在这过程之中进做的程度,毕竟网课互动性以及效果会受到网络孩子的注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在上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期,对于课程的收听效果会有一个很好的影响。上课过程中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对于孩子的接受也是有影响的。孩子本身的专注力,特别是听专注方面,比如听广度,听分辨,听记忆等因素,对于听课效果也是影响非常大的。就像听广度老师可能一次讲了三个知识点,或者说讲了10个单词,有的孩子可能只听到了三个,而有的孩子可能听到6个,这对于课程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注意力好的孩子和注意力不好的孩子,其实区别很大的原因。

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的效果,在课之前进行预习并做相应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课之后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对知识巩固的非常好的方法。

2020-03-04 20:14
+关注

看了很多答案,说一下我的拙见。

听课效果一般难道仅仅是注意力的问题吗?

六年前,我在上高中时,曾经尝试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全神贯注,老师说的任何一点信息都不落下,结果下课之后感觉很累,回想整节课的知识也几乎是空白的。可见,听课效果不只和注意力有关。

预习

老师的每节课几乎都有新的知识点,当你对它一无所知时,如果老师突然提到,那你可能还要几分钟去想这到底是什么。而这时,进度就跟不上了,可能接下来的课堂你总是慢半拍,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每节课之前一定要先预习。

例如语文课,课前只预习生字词是远远不够的,可以根据课后题或者辅导书,找出本节课重点是什么。比如,某首诗中,第二句经常作为题目出现,那么第二句可能是这首诗的重点,在听课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

合理安排时间

正如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整节课都全神贯注肯定不可以,反而会拖慢课堂效率。因为这样精神太集中,但是头脑没法把所有东西都记下来,所以,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了。

而孩子要做的,就是结合预习的时候选出的重点,在老师讲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更加认真的听,这样,能够把最多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如果孩子怕重难点找的不对,没关系。每个老师在讲到重难点的时候一定会提醒孩子们认真听,这时候更集中精力就可以。

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讲到重点就会和孩子们说:“接下来大家要竖起耳朵听了,下面的这个知识点很重要。”有的老师也会用敲黑板的方式引导孩子注意,效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课上合理安排时间,在讲重点的时候集中精力。但这并不是说其他时候就可以走神了,人的头脑容不下课堂的每一句话,其他的时候在集中精力的同时,可以让自己不那么紧张,放松一下头脑。

及时复现

下课后在课间用三分钟看一下上节课的笔记和重点,在晚上写作业做题的时候再看一下,这样基本上当天的重点就可以记得差不多了。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第二天看笔记的时候仿佛就像在看“天书”。

相比作业、复习、补习等,课堂真的是最应该利用也是最有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做好预习,抓好重点,及时巩固,一定能使课堂效率变得更高!

2020-03-04 17:23
+关注

孩子们上课的内容和时间是一样的,为啥效率不一样,有的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我认为这和专注力有很大的原因,有的孩子你看他一本正经的在听,其实他的心思不在课堂上,思绪不知道跑到十万八千里去了,好像在发呆,所有整堂课的内容他没有得到吸收。

2020-03-04 16:42
+关注

早期教育出的问题,孩子在2到5岁的时候,孩子思维以及注意力形成关键期,但是有些家长过多的干预,损害了孩子能力形成,造成后期学习出现听课以及学习效率不高!

2020-03-04 19:25
+关注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所需要回答的信息量还是比较的。下面我就逐一回答或阐述吧。

一是一般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并不是适合其所有听课的学生。比如有的老师授课方式僵化,只懂得照本宣科一味的灌输式教学,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对该老师的授课感到厌倦。这样就是听一天也是没有效果的。

二是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可能导致听课效果的下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孩子座位旁的学伴。如果旁边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搞东搞西势必会分散他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影响他人的听课效果。

三是就是孩子根本对该科目不感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当然他必然会对数学这么这门课感兴趣,听起该课来会特别认真,自然效果就好。有的孩子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当然他就会对语文等相关的科目感兴趣,其听课效果也会自然的好。因此听课效果的好还与孩子对该门学科的喜好也有重要的关联因素。

四是心安静不下来,听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类孩子多半会有多动症的症状,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不要认为是孩子活泼的体现,要及时就医不然后果就比较严重。像这样多动的孩子上课自然精力集中不起来,当然听课效果不好。最重要的会影响临座的同学。

五是老师的仪表和语言和态度会对孩子听课造成不良影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比如我们当年当学生上课时,都喜欢颜值高着装干净整洁,声音温柔动听 态度和蔼的老师,只要自己喜欢的老师上课,必定会听的全神贯注,而对那些形象邋遢,说话像狮吼并且动不动就对学生训斥的老师,打心里就比较厌烦。如果听这样的老师上课,效果不好那是必然的。

当然影响孩子听课效果的还有许多,也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帮助那些提高听课效果的孩子。

不知我的回答能否文以对题,帮到问这一问题的朋友。

2020-03-04 17:09
+关注

我是一名教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接受能力好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同学听课的效果很明显,有时提一个问题轻而易举的就能打出来,而大多数的同学并没那么理想。叶圣陶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学习效率低是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有的父母选择帮助孩子提高效率,而有的父母却选择认为孩子态度甚至智力有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学习效率低的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有关专家的调研显示:75%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佳的情况。学习做事经常走神、东张西望,是缺乏注意力的孩子的通病,而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做事效率。

有一学生升入小学后,期中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通过老师的反馈得知,学生上课时总爱走神,教室里一有动静她就东张西望,回答老师问题时,她常常答非所问,或者愣在当场不知所云。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报告显示:5~6岁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10~15分钟,7~10岁孩子的注意力能维持15~20分钟……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爱走神的现象不闻不问。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家里,父母要收起那些容易使孩子走神的物品,在孩子学习期间尽量减少与之无关的刺激。

其次,引导孩子带着任务去学习,如果孩子在学习时没有任务,他就会有一种盲目感,自然就很容易走神。

最后,父母可以教孩子使用“自我暗示法”来克服走神的问题。比如孩子可以运用语言方式来提醒自己,当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别走神、注意听、专心做等;也可以把这些话写在小卡片上,把小卡片放在显眼的地方,如铅笔盒、课本、书桌等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只要一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时就马上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悬梁刺股”。

2、孩子做事情没有条理性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自家孩子身上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孩子做起事情来完全像只无头苍蝇,虽然忙忙碌碌地飞个不停,但是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出口。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孩子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总想着胡子、眉毛一起抓,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什么也做不好。

其实,对孩子而言,做事无条理的毛病普遍存在,他们从来不关心自己的时间怎么分配才最高效,不去整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上学忘记带课本,放学忘记带作业,丢三落四不说,还没有时间感。

那么这种做事缺乏条理的坏习惯能否得到彻底纠正呢?

其实是可以的,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无条理,跟家庭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的这种坏习惯是可以改正过来的。

比如,需要教孩子学会统筹安排,事先安排: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做好规划,这样每一步都可以有的放矢,可以有效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其次,需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每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起学习热情和动力,高效达成目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张弛有度”的管教,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2020-03-04 22:47
+关注

我个人觉得孩子的听课效果差别大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形成的。

首先客观的来讲每个孩子的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理解能力不同,导致对于知识的接收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本身的智力因素理解能力更强,他在课堂更好的抓知识要点——听课效果就好!而有的孩子本身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那么听课效果就只会一般。

其次如果孩子课前做好预习,而且上课也专心致志,那么他上课效果一定好!有的孩子不预习,但是上课专心——学习效果会一般。那些既不预习也不专心听课的孩子(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肯定没有效果!

所以我觉得就算排除先天智力因素,只要孩子努力,学习总会有效果的!生活中总会有不少其实很聪明,但是心思不在学习上的孩子,他们的课堂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希望家长们能认识到这些,及时与孩子达成学习目标,认真督促,这样自己孩子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2020-03-08 17:39
+关注

这次网课是一次最公平的试炼,试的不仅有学生,还有父母。

网课本身没有错,同样的视频,同样的作业,没有所谓的“看不清黑板”,也没有所谓的“被人打扰”,比的就是自律。

自律的孩子跟着视频一步一步的学,消化成自己的知识;不自律的孩子糊弄瞎学,越听越像听天书。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但是有没有提醒孩子学习,检查孩子作业,协助孩子订正,及时拍照上传?请记住,父母现在的每一份责任心都是孩子开学后“拼爹拼妈”的底气。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

2020-03-04 18:53
+关注

听课效果的好坏在于注意力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不同的,而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培养下锻炼注意力

首先要了解孩子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来说活泼好动的孩子注意力会比较弱,在孩子上网课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在大概多久的时候开始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很好,上课的效果也不错,但是却不出成绩,就有可能是孩子的学习效率不够好或者学习方法的问题

希望建议对您有帮助

2020-03-04 23:11
+关注

同龄孩子有的智商要高,家长有的重视孩子在家的功课,积极配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安排看适合好的课外读物。有的家长不配合,小孩贪玩也顺其自然,老师布置的功课也完成得很潦草,该背的背不到,听写写不来。

2020-03-05 10:51
+关注

听课效果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听课效果好,则可以大大提高写作业、复习巩固的效率,也能留出更多时间用于预习新课内容,进一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有更多的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时间,这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也是很多学霸分享的学习经验。因此,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如何提高孩子听课效果”问题,那么,影响孩子听课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父母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听课效率呢?

孩子听课效果不好的原因

时间分配不合理

有些孩子了解认真听课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上课时间,把主要的课堂时间用于记录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讲解。虽然课堂笔记记得很工整、很全面,却错失了上课的重要内容,即便下课后复习笔记也远不如直接听老师讲课的效果好,而且还有可能根本看不懂笔记,或者一知半解,听课效果当然就很差。

课间休息不到位

每堂课之间都安排了一定的课间休息时间,目的是为下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特别活泼,利用课间时间拼命地疯玩,到下节课时,要么体力消耗过大,要么精神过于亢奋,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有的学生忙于写作业,没有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放松,从而导致下节课的听课效果下降。

课前预习不到位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孩子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并找到听课的重点,提高听课效率。有的孩子不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根本不预习新课内容,即便老师布置了预习要求,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孩子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课前预习,只是简单地翻一下书,背一下概念,无法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听课效果。

课后复习不到位

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孩子没有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则在听课学习新知识点时,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或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或者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无法好好学习新知识点,听课效果当然比较差。

如何提高孩子的听课效果

认真预复习

课前预习不是简单的翻看教材,最好能结合教辅资料找到重要知识点,预习理科科目要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并做一些同步练习加以巩固;预习文科科目要对字词句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反复阅读课文,直到能熟悉内容并顺畅地朗读。

课后复习包括写作业、整理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等内容,最好按照先复习课堂笔记后写作业的顺序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写作业效率,还能有效复习当天的上课内容,写完作业把当天的错题、难题都整理到错题本,这些都是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反复地复习巩固。

有效记笔记

记课堂笔记与听课往往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笔记本上只要记下重要内容就可以了,也不必过于关注笔迹是否工整,可以先记在草稿本上,下课后及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如果有些笔记内容记不得了,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补齐笔记。所以,笔记没记好关系不大,可以在课后进行整理,而老师的讲课内容却不可错过,这些讲解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课间合理休息

课间休息主要用于放松一下大脑、眼睛、活动一下筋骨、喝点水、上个厕所,并为下节课准备好学习资料,只有在课间时间进行合理地休息,才能以最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听课效果。

结语

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听课效果,只有认真分析孩子听课效果差的原因,才能找到提高听课效果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2020-03-05 08:49
+关注

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个就要说一下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问题了、有的孩子从小学习习惯比较好、所以人家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强、自制力就好、所以你会发现、学习好的同学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主要因为人家孩子的学习习惯比较好、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自律性比较好!

2020-03-04 17:44
+关注

孩子可能上课没有集中注意力,可以做一些注意力训练,比如乒乓球、数独游戏、CodeCombat编程游戏等。

2020-03-05 12:04
+关注

学的不好主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2020-03-05 00:10
+关注

跟个体专注力和自控力有关。当然,也有思维速度和能力的原因。

2020-03-05 08:19
+关注

区别在于专注力和笔记效果方面。这两点做好了,课堂效果不会不好。

2020-03-05 09:48
+关注

有的孩子自律能力差,平时学习都得靠老师和家长监督,网上学习缺少监督所以效果更差了。而自律性强的学生本身就知道该学哪些内容,怎样学习,所以效果更好。

2020-04-19 21:37
+关注

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也有这样的困惑:同一个班级,同一位授课教师上课,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却有很大不同。

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部分孩子不知道怎么学习,这种学习的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去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才能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好学生必然是会学习的学生。老师满堂灌,学生一味听,其实是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很难形成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呢?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根据学情,降低难度,学习简单化,让孩子产生兴趣。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我们要找到最佳切入点,降低难度,让孩子们在最初的学习中产生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这样他们才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坚持学下去的动力。

根据不同的学情,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果也一定会很显著。

二、教无定法,灵活应变,打破常规,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孩子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同一个孩子,我们也不能只使用一种模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灵活应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赵海山教授的女儿学钢琴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们在教学中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找到合适的方法,把“我教孩子学”逐渐转变为“孩子自己要学”,这样我们才可以教得轻松,孩子们才能学得快乐。

三、借助信息技术,指导互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课堂有了信息技术作为依托,抽象的东西可以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更加直观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如今我们的教室装上了一体机,我们可以借助白板软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授课内容,让以往线性呈现的课堂模式变得灵活互动。传统的多媒体课件,课前就把一堂课的所有内容都预设好了,课中完全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不能临时变更修改。一节课的流程都是老师播放,学生观看。而白板互动课堂,课前老师只预设这节课的主线,细节部分在课中由师生一起共同完成。就像画一棵树,老师只画好树干,至于树上长什么形状的叶子,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全不在老师的预设范围内,叶子和果子是学生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一节课结束时,我们才能知道这棵树的全貌。画树的全过程孩子们都参与了,他们会很在意这棵树画得美不美,有没有瑕疵,他们会对这棵树印象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调整,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就能事半功倍,挖掘出孩子们的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蕴藏的学习能力才能被激活,孩子们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尽绵薄之力。

查看交通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