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最大的失败在于,实验者不知道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温度密度等物理状态有关,与介质的运动速度无关,这包括爱因斯坦和大部分的科学工作者,为什么要让后人为前人的无知买单呢!
相对论是科学史上污点,如同皇帝新衣,不是用谎话就可以掩盖得了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谎话终究是会被揭穿的,勇敢面对吧!
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反映出目前理论物理学的混乱,因为声波的确会受风的影响,并且受影响程度非常大。目前各种科普多如牛毛,真真假假的“知识”充斥于世,人们对科学的定义反而越来越混乱,科学常识被理直气壮践踏,人们认为那些无法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才是完全正确的理论。
例如,今天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常识问题,现在却用这种错误的认知为前提来提问,我们该如何回答这类问题呢?事实,也是常识,声音是空气这种空间介质的振动。我们知道,河流中的波浪会随河水这种运动的介质运动速度影响(河水也是一种绝对空间),对岸的波浪会被河水冲向下游的位置,而不能保持直线(以环状波浪的顶点计)。同理,空气中的声波也会受空气的流动(风)的暗响,这完全可以用伽利略变换自洽解释。
问题来了,光与声波和波浪一样会受运动的介质运动影响吗?
你猜!
你猜!
你猜!
大多数人不敢明确回答,因为各种答案相互矛盾,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这就是令人尴尬的现状。
我们今天着重讨论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光会被空间介质(例如以太)运动速度影响呢?
答案是1851年的斐索实验。实验用半透镜分光,一路光穿过反方向流动的水,一路光穿过顺方向流动的水,两路光光程相同。然后让两路光交汇产生干涉。因两路光的光速不同,干涉条绞会发生变化。实验证明运动的介质会影响光速和传播方向,当然,实验也“顺便”证伪了光速不变假说。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正是建立在斐索实验的结论之上。斐索实验是制造介质的运动来检验光速是否被影响,迈-莫实验是观测光速是否有变化来检验空间介质是否存在运动。迈-莫实验只能证伪“以太漂流假说”,不能证伪菲涅尔的“以太部分曳引假说”和斯托克斯的“以太完全曳引假说”(即地球曳引地球表面附近的以太一起同步运动,即地球表面附近的以太完全静止,距离地球大气层外的以太逐渐开始产生相对运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太完全曳引假说”被冷藏了。
有没有自然现象支持“以太完全曳引假说”呢?当然有,光行差现象就是最坚硬的铁证---从地球上发出的光束,在距离大气层外一定高度就开始产生光行差现象,想想你往运动的火车外扔一只苹果,看苹果的运动轨迹就明白了。
好了,这篇文章的积极意义是,面对目前各理论错综复杂的观点,避免盲目崇拜才能避免落入证实性偏见的陷阱。
谁说风的速度不影响声音传播速度,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风天气里,顺着风的方向喊话,声音会传播的很远,逆着风的方向喊话,前面的人有可能都听不到,这就是介质的运动速度对被传播的波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人们在认定以太是光的传播介质的时候,当认为以太相对于迈—莫实验设备有高速运动时,会带着光波传播速度改变,因而认为在两个垂直方向光波的速度会存在差异。当然上述都是人的认为,实验证明两个方向上光速没有差异,因此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但是传播介质的速度对光速确实是有影响的,历史上也是被实验证实的。法国科学家菲索,曾经测量过流水中的光速,证明光速受流水速度影响是体现出差异的。由此还提出完全曳引理论和非完全曳引理论,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