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学高一数学的时候也觉得非常的难。一度曾经怀疑。我以前数学学的那么好,怎么学来的?因为小学和初中数学学的比较好,所以我呀一直在相信我有数学天赋,但是到高一的时候,立马这种天赋就没有了,并且受挫的非常严重,可以说整个高一的一学期,我一直在郁闷个怀疑中,在否认自己。怎么说呢,当时的高一的数学成绩就是150分,我只能考七八十分儿。可想而知,以前我数学学的比较好的时候,100分的数学卷子,最少也得95分左右吧。但是上了高一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高一数学应该怎么学,感觉到很迷茫,对自己也很自责。更多的是缺乏信心。
还好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位数学老师,他让我对数学重新失去了兴趣,同事我也对我的学习有信心了,同时也带动我其他科目的学习,我发现原来我的数学天赋还在。
我还是那个我,高中的数学课程还是那样,并且我也没有找辅导班,也没有找培训机构去补课。仅仅是因为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所以我的数学成绩又变成了130~150之间了。
因为当时也不太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我就比较适应我高中以后的数学老师的讲课的方式,等到我上大学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差距的根源在哪里?
在老师!在老师!在老师!
上了大学之后,我们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如果遇上不负责任的老师,那还不如不讲呢,我们有的写课程,我们发现自己看书比老师讲的还好,因为老师越讲越糊涂。很不幸,上大学之后,我等遇到了一个数学老师,他这个老师跟我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老师是一个模式。
板书很好,每次数学课课堂上都很累,因为要在黑板上一遍一遍的写数学公式,写数学的定义,写数学的例题,不过你打开数学书一看发现他黑板上板书这些,只不过是把数学书的内容重新写一遍完了。要没事了。
到大学之后,我非常讨厌数学,甚至我已经到厌恶的地步,数学根本不学。因为我总觉得数学不是需要来记的,是需要来理解学的。
这回再来说高一数学的学习。顺便提嘴,我高一上学期的数学老师不是那个老师,不好!那个老师是当年市里的数学教研组组长。高中的第2任数学老师,他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并且她上课从不带,数学课本教案什么的根本没有,看到她带到班里。自数学课他都是两手空空来到讲台上,之后他就问我们上次数学课他讲到了哪里?
刚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的时候,他就开始给我们讲这节课的重点的,课本上的知识点,主要就是知识点的分析展开。有时候一节课的时间就讲这些个知识点展开了,包括知识点的扩展拓展应用等,但是他从来不讲立体,甚至有时候他讲例题也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例题,但是这种例题绝对不是课本上现场有的,有的例题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哪找来的。
就是这样一位数学老师,根本不符合数学教学规定的数学老师,你说不好不写例题,但是他所教的两个班级,一直在年级组,数学成绩是第一和第二。
顺便说一下,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当时她也在进行一些摸索改革!如果从我们的成绩来看,证明它的摸索改革是成功的,只是不知道她的这种教学改革方式是否后期得到了推广。直至今日我已经毕业有,将近20年了,在回答了那么多的数学的提问,包括给亲戚朋友家孩子辅导学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非常的感恩我高中的第2位数学老师!你说完全是他的教学方法让我数学成绩提高,同时对整个高中的学习有信心。
我们看到高一的数学课本,或者说整个高中数学课本就会发现高中的数学课程不像初中的那么的那么好理解,大部分都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而这种抽象概念性的东西,只要你理解透知识点吧,知识点跟搞明白了再做题就很简单迎刃而解。
现在好多培训机构或者说是学生以题海战术来做高中的数学题,这种方法被好多人用,好吗?不算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有的学生他的基础知识点都不太懂,做更多的题也没用,因为高考题一变形就不会做了,只有那些把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吃透了,所以初中小学的数学知识点理解了,再刷题才会有效果。
数学是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一门学科,不是说我们死记硬背,把所有的题型说的解题方法都背了都会了,都见过了就能够会做,而是应该我们有数学思维,理解数学的概念,这才是关键,尤其是对高中数学对于好多抽象的内容,只有你理解了它概念,定义知识点包括拓展才能够很得心应手的解题!
课听明白了,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高中的数学就我那么难了,不然,不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看到每个高中企业都是无法解决的。
首先学数学想要学好,需要对数学有兴趣,如果没兴趣,那么便会觉得数学枯燥,学起来肯定就会更加困难,其次就是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没有理解清楚,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最后便是对问题的思维逻辑的训练。
基于这三点,可以通过多去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致,让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同时利用好课堂时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然后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总之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吃透,不会的就去问老师同学,然后也要多培养自己对问题逻辑分析。
只要努力了,那么便会有收获,只要静下心来,那么便会专注其中,先把基础筑好,接下来才继续往更高的层次前进。
其实只要掌握了适合的,对的学习方法,然后又花心思去学,那么不管是哪一层次的数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高一数学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种函数很难融会贯通,高一数学的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集中在集合、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和类别(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零点存在定理等,看着就头大。
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肯用功还是有解的,我来说一下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一点要先掌握公式定理,要做到每一个,这个就要看自己肯不肯多下功夫了,如何掌握公式和定理,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做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因为课本的练习题思路单一,没有交叉知识点,能很好的去帮助你理解公式和定理,如果你能熟练的做例题,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公式和定理,然后能把课后的习题也能熟练的做出来,那也就基本夯实了基础。
第二点就是做专题训练,来提高你的数学成绩,高中的数学题是比较难的,但是一定不要怕难,有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提不上去,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害怕难,丧失了做题的勇气,看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题型就直接选择放弃了,比如说试卷的几道大题,基本上把前两道简单的做了之后,后面的就直接放弃了,所以你不努力的话,直接和别人的拉开了差距,我建议一定要敢于去做题,前面亏数学的太多,后面就要恶补,做的多了,题型见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第三点要准备一个错题本,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错题本记录不是照抄而是摘抄,要有自己挑题和理解的过程,真正有效率的人是把知识简化,把书读薄,先学学你能思考到答案的哪一步,学着去偷分。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肯定能有收获!
1.知识的理解难度
摆在第一的是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表面上看好像懂,但一做题怎么都不会做。这是因为刚学习时,无法做到深入理解,理解的层次存于表面;当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理解程度又会不一样,到高三一轮复习完,又是一个境界;当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会一层一层的加深理解,有可能一直理解不了,这样就完全不懂,只是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方法,但题型一变又不会了。对于理解很难的知识在高中有很多,这样就导致很多同学觉得难。
2.解题太注重技巧
要说高中数学有多高深,肯定是不及大学的,但是高中的数学题就可以做到变化多端,虽然知识点有限,但是题型却可以一变再变。这些变化的题目中,很多题目都是技巧性特别强,很多同学根本就想不到,平时没有经过大量训练根本做不出来。这些技巧又体现出非常灵活多变,知识点之间的交叉非常多,可能一个题目考查的是函数,最后发现考查的是立体几何,都是有可能的。这些技巧确实难住了很多人。
如何突破呢?
摆在第一的肯定是理解了,理解知识点,多思考;再者就是大量的训练了,对于典型的题型完全可以记住,多多训练肯定是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的;最后就是注意归纳总结了,对于技巧性特别强的题型,盲目刷题肯定是作用不大的,这时需要总结分析,自己归纳一些技巧;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坚持,坚持再坚持,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想学好肯定少不了时间的坚持。
主要原因在于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更抽象,更灵活。大多数学生上课能听懂,但课后完成作业存在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很简单:(1)上课不仅要满足听懂还要自己勤思考,一定要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走;(2)吃透例题、勤做配套习题。(3)不畏艰难,慢慢适应高中数学的“套路”,磨合期一过,高中数学其实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