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古代将军谋反,士兵也会跟着叛变,是迫不得已吗?

> 交通

古代将军谋反,士兵也会跟着叛变,是迫不得已吗?

1062人浏览更新于 2023-06-01 05:05:24
回答
共5个回答
2018-12-18 22:08
+关注

将军谋反有两种,一是正义谋反,士兵会根随主人。

二是叛逃谋反,士兵在不知的情况下,根随主人。

2018-12-19 00:05
+关注

在古代,连饭都吃不饱的条件下,很多人去当兵。还不如说是去当壮丁混口饭吃的。根本没有什么家国主义情怀,就算有,也是很少一部分人。所以古代的士兵,就是家里太穷揭不开锅,去军营里给自己混口饭吃,给家里人也弄口吃的。

不管是跟着谁,谁给饭吃给军饷,谁就是爷。所以不管什么将军叛变还是不叛变的,说到底跟底层的士兵没关系。就算你不想跟着将军一起叛变,你去皇帝或者哪里去揭发告密,先不说会有什么奖励。弄的不好当场就脑袋搬家了。

2018-12-31 16:09
+关注

谢邀,

不是什么时候士兵都会跟着叛乱的,如三国时期曹魏就有质任制度。

源于淯水之战张绣的降而复叛,损失惨重的曹操,有着自己的反思:我招降了张绣等人,过失在于没有要人质,才落得如此境地。这就带来了质任制度,案《三国志集解》胡三省注释“魏制,凡遣将帅,皆留其家以为质任”,这就是曹操给出的制约方法,将帅领兵在外,家人留下为质。

质任制,既是为了解决兵源,也是要保障粮食产量。因为士兵们战事兴起时要出征,其余时候要屯田,还要训练。如曹操击败袁绍后,吸纳了大量降兵,前后往邺城输送了数万人口,这都是降兵及他们的家属。

不光出征在外的将士要留下家人为质,牧守一方的官吏也一样。魏明帝曹叡将郡县分为了剧、中、平三类,作为外剧郡的太守,需要让儿子入质。“剧”一般指的是政务繁忙,再加上一个“外”,还要考虑军事。这也是在汉代的基础上稍作变更,本来是剧县、平县,到曹叡这多了个“中”。

这都是为了保证将领、士族的忠诚度。

曹操还复行了“士亡法”,案曹操颁布的《步战令》,如果士卒敢叛逃,在逃亡过程中被捕就要依法处死,如果士兵没抓到,其家属也没有向朝廷阐明情况,那就按同罪处理。比如护军营士窦礼,他的家属就因此被惩处。高柔还曾为鼓吹手宋金的家属求情,这才使宋金的母亲、妻子、弟弟等人免去了罪责。

“卒逃归,斩之。一日家人弗捕执,乃不言于吏,尽与同罪”——《步战令》

如钟会作为伐蜀人选时,朝廷上下就议论纷纷,邵悌提出钟会“单身无重任”,应该换个人作为主将。这是在说钟会没娶妻没有子嗣,只有几个养子,朝廷缺乏约束他的手段。这也给了钟会叛乱的机会,但他却没有考虑到将士们是有家属留在后方的,谁也不想连累宗族,没什么人愿意响应他的叛乱,钟会也被迫幽禁了诸位将领...

2018-12-19 23:32
+关注

本人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大。战前,将军都做战前鼓动,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无法证实将军所说的真实性!一旦发现错了,就既成事实了。

2018-12-18 18:53
+关注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多年训练,主要是要士兵服从命令。古代军队,军队里将军命令往往大于王的命令,一般会用将军的姓氏来命名军队,如岳家军,戚家军。这个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军令如山便于指挥,弊端就是造反的时候,大多数士兵都会跟着将军,有个别不跟的,会被按照违抗军令处死。

查看交通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