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孩子学围棋后可能只是觉得围棋有胜负,比较好玩,将其当作一个游戏来进行,但即便如此,不管孩子多大,哪怕还是在上幼儿园,只要学围棋了,那么对其一生都有助益,利大于弊。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学围棋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围棋需要大量的计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因此,学围棋能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凡是围棋下得好的计算能力不会差。
围棋很严谨,尤其是大龙对杀的胜负关键处。下棋对于孩子的思维严谨性是一大锻炼。围棋能下得好的孩子,思路很清晰,思维很严谨,这也是一种能力。
围棋能让孩子们静下来,学会三思而后行。孩子天性活泼,加之大多数孩子家庭条件优裕,导致很多是熊孩子,坐不住,很浮躁,尤其是玩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后,心浮气躁,容不得父母或者老师批评甚至多说几句话,两代人没法好好地沟通。围棋是一种安静的胜负,对弈过程中必须要求孩子凝神静气地思考,是一种静静的对决。久而久之,孩子能养成凝神静思的好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而不是动辄就心浮气躁地跳起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围棋能给孩子带来挫折教育,现在孩子都很宝贵,几乎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所在,不能出半点差池。但孩子终究要自己长大,不能呵护他(她)一辈子,让他(她)过早地去经受社会挫折,这代价太大,也不现实,学围棋则是一个很好的挫折教育途径。
围棋有胜负,棋力高的肯定赢棋力低的,要想打败对手,就得努力提高棋力,但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职业还是业余棋手,都会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挫折,这种挫折教育难得可贵,让孩子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世界充满敬畏感,从而坦然接受失败和挫折,而不是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跳楼什么的,让人觉得可怜又可嫌。
而且,学棋的过程还能激发孩子的胜负心,促使他们努力发愤,去打败对手。反应在学习上,就是更加努力,踏实学习,而不是投机取巧,总想着拼爹拼关系。人生要快乐,还是要自己长大,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才会生活得自由而快乐。
六岁的孩子正好是学围棋的年龄。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他的围棋兴趣为主,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在围棋培训机构上完课后,正常情况下,老师会布置作业,作业的大多数内容应该是以做死活题练习为主。
这时候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太苛求孩子必须全部做对,其实只要大部分做对就OK了。”这样首先有一点好处就是孩子很有成就感:“爸爸妈妈觉得我今天做题表现不错”,这样孩子才能有兴趣继续做题。
而少部分做错的地方,可以考虑先鼓励后指出问题,也可以考虑暂时先放一下,很可能孩子做题做到更高难度的时候,回过头再来做之前的错题,他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2:除了死活题练习之外,孩子还要通过与其他小朋友对弈来练习,这时候家长要注意给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对手。比如说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水平与孩子接近的对手,棋逢对手才有意思;如果孩子这段时间输得多些,士气有些低落,可以选择一些水平比他稍差的对手,让孩子保持着对围棋的兴趣;而孩子最近连战连捷,势头很猛,就可以考虑选择水平比他稍高的对手,让孩子往上冲一冲,看看孩子的潜力能到哪里。
以上是针对普遍情况,特殊情况就要特殊对待了,比如我有个朋友的孩子,越输士气越高,那就要因材施教了。
总而言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呵护他对围棋的兴趣。只要他有兴趣,就能持之以恒的练习,这样不仅进步快,而且可持续发展。
你好,我自幼开始学围棋,当初学的时候也接触过很多小朋友,来谈下感受。
围棋还是比较深奥复杂的,儿童的理解力、认知力同成年人有着巨大的差距。六岁的儿童学围棋通常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吃子上,学的熟练些的孩子,应该能够判断棋的死活,能够下一盘“完整”的棋。
但多数也就停留在以吃子、杀棋为目的的对攻上,所以一盘棋下完,盘面往往会显得很“幼稚”。
这很正常,6岁的儿童加减法都没学全,你让他去点目,去做局势判断,去计算2路扳的官子价值,实在是强人所难。
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神童”天赋异禀,6岁入段,但毕竟极少,一般的比较聪明的小孩,就是吃子比别人更好摆了。
另外要讲的是,孩子间学围棋的差异显现的很明显,这种差异,远比成人间的差异大。比如教2名成人下棋,短期内两人的水平一般不会差别太大。但如果换成两名同龄儿童,那差异很可能是相当显著的,但不能说学的慢的孩子就不聪明,跟孩子的智力、注意力的发育有关吧,有些娃就是大气晚成型的,所以家长看自己孩子下棋不如别人也没必要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