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临死前传位黑孙权说,要论行军打仗你不如我,论招贤纳士交朋友我不如你!
周瑜向孙权推荐了好友鲁肃,孙权与鲁肃日夜谈论大计,吃住一起,感到鲁肃与自己想法相同。赤壁之战胜利后,孙权亲自带人迎接功臣鲁肃。
大将吕蒙,早期没有怎么读书,孙权劝他多读书,吕蒙朔军务繁忙,孙权劝说,难道你比我还忙吗?于是,吕蒙苦读兵书。白马渡江吕蒙偷袭了荆州。吕蒙病倒了,孙权命人将吕蒙抬到自己住的地方,命在全国重金找最好的医生给吕蒙看病。吕蒙死后,孙权痛哭不已!
凌统一次与陈勤喝酒,陈勤酒后无端骂起了凌统,凌统一怒之下杀了他。事情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知道凌统平时义气,对人亲近,杀人时一时酒醉,就没有杀凌统让其戴罪立功。凌统感恩,在后来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凌统死后,孙权几天不吃饭,把凌统的孩子接进宫里,善待!
孙权对臣下,生时以诚相待,死后善待家人,赢得了文臣武将的人心,也激励了文臣武将们对他的忠心,使的东吴发展了霸业!
江东集团在表面上看起来,君臣和睦,畅所欲言。但是,在表面背后的实质却不全是这样的。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年仅19岁的孙权,托孤给张昭。然而,孙权却不是张昭理想人选,而是孙权的弟弟孙翊。历史上对此没有记载。一可能是张昭的选择糊涂症,没发现孙权是潜力股。二可能是孙权有勇有谋,孙翊有勇无谋。所以,张昭之后对孙权从不留情面,但孙权也没怎么让张昭好过。
此时期,史书记载下了大家对孙权的态度:“诸将宾客为礼尚简”。唯独周瑜“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瑜这样对待孙权,大家才开始把孙权当成老大。
接下来就是孙权的几任大都督:
孙策死后,周瑜在江东势力可谓最大。无论周瑜如何尽忠,孙权还是对周瑜一直留有戒备。周瑜为孙权平内讧,抗曹操。确一直得不到重任。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这是周瑜在遗言中推荐鲁肃做继任者。鲁肃曾在初见孙权时,曾为孙权谋划了”鲁肃版“的“隆中对”。孙权拍手称快,喜笑颜开。为此,孙权对鲁肃颇爱有加,其实也是为自己储备忠心的力量。但到了后期,孙权想要称帝,一心与刘主和的鲁肃终究抵不过往外扩张的新兴势力吕蒙的抗刘派。鲁肃悲哀的看到,三分的布局本为了安定,却制造了更多更大的动乱。最终也没找到自己的归宿。
吕蒙出身于穷苦家庭,因能为尊严杀人,被孙策留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不久,孙策身亡,失去靠山的吕蒙。用一计阴谋得到了孙权的重视。势单力薄的吕蒙也便成为了孙权的心腹大将。但吕蒙不负众望,为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孙权对吕蒙去世也是倍感惋惜。陆逊,出身于江东的四大士族之一。与吕蒙共同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夷陵之战破刘备;石亭之战败曹休。履历战功,被孙权次次提拔,从都督到丞相。因种种原因,在立太子事件中被孙权一步步得逼死。最后是江东得四大士族:
作为四大士族的核心陆家已经说过。
顾家代表人物,顾雍。被孙权立为丞相。但顾雍却被大家成为“淡定哥”。主要是因为顾雍的“附和型”符合孙权的口味。孙权每每提出一条建议,如果顾雍同意,则为其出谋划策;如不同则一言不发,也不反对。最后,寿终正寝。
虞家代表虞翻。却因在酒桌上差点被孙权所杀,但最后由于口出狂言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孙权一直视为吴国的“孔融”。
魏家代表魏腾,因违背孙策旨意差点被杀。
总结:孙权与江东集团前期,和睦相处。一是自己没有心腹,二是内部威胁太多。孙权为保江东基业,处处谦让,事事顺让。到了中后期,自己提拔的心腹也逐渐多了起来,内部威胁人物逐渐变少,孙权开始强硬起来。重重打压江东士族。孙权用“以吴治吴”的方法使江东本土化,但又不希望士族势力过于大;面对父兄旧部的威胁,孙权选择忍让,但称帝之后也开始反击;对于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则苦苦栽培,逐渐提拔。所以,江东出现了和睦的假象。
孙权才是真正纳言的人,因为他不怕批评指正。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鲁肃说得相当到位。
当时,曹操大兵压境,主战、主和两派纷争不已,主和的多。
鲁肃主战,悄悄对孙权说:曹操爱才,众所周知;我们投降,曹操会重用,可是,您呢?您若投降,就是下一个汉献帝——甚至还不如他。
——这不是原话,但大体这个意思,鲁肃不敢说得这么直接,我敢。
所以不管是孙权和东吴群臣之间,还是其他帝王与君臣,都是利益集团关系。
动乱年代,比如三国时期、战国时期,更是如此。
都学过《冯谖客孟尝君》吧?进了课本。
但课本之外,还有一段。
孟尝君几经起落,在他势落时,不少门客另择高枝;等他重新得势,这些人又纷纷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对冯谖说,这些人太势力眼了,我一定要向他们吐痰,表示蔑视!
冯谖一听,吓得连忙给孟尝君鞠躬。
孟尝君说,你是替他们害臊,所以替他们鞠躬吗?
冯谖说,不是……此处省略500字,冯谖讲了一通大道理,总之,说人势利眼是正常的,您过得好,他们依附你;过得不好,他们离开,这是人之常情,不要计较,计较了你就成不了战国四公子了。
孟尝君说,好吧。
君臣之间,就是如此,利益的组合而已,而已……
孙权早年和东吴群臣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孙权与臣下的亲密关系也体现在称呼其表字上,甚至是对于初见的潘濬,曾与陆逊当众对舞,又将自身所穿衣物皆赐之。对于他国贤才,孙权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喜爱,如诸葛亮费祎邓芝宗预等。孙盛因而称许孙权尽心关爱部下,令其甘心为自己拼命,是东吴能够立于江东的原因 。 孙权到晚年跟他的群臣已经没什么感情了,陈寿说孙权这个人有勾践之奇,就是说他前期的时候,他的忍辱负重,尊重人才,跟勾践一样,到了晚年杀功臣,怀疑自己的人也跟勾践一样。而且陈寿还对孙权有这样一个评价: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就是说晚年的孙权多猜忌,好杀人。为了统治,又用江东大族又压制他们,孙权借机让一些大族子弟被流放。统治也逐渐走向昏庸,孙权死后更是混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