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事件,原因是什么?

> 经济

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事件,原因是什么?

问题补充: 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事件。比如朱元璋打败了战斗力最强的蒙古,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

1037人浏览更新于 2023-05-29 20:03:42
回答
共1个回答
2020-05-18 15:01
+关注

在《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逆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中,他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随着环境变化,有些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有些旁人看来的优势其实是劣势。掌握了“以弱胜强”的内在逻辑,历史书上的故事就可以被复制。”

格拉德威尔精心设置叙事语境,用崭新的眼光审视众多以弱胜强的故事,向弱势群体和不适应生活的人展示取胜的原因和方法,特别是在与强者的对决中。他再次展示了重新界定重要价值的勇气:“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以错误的方式讲述以弱胜强的故事。《逆转》就是为了把偏见纠正过来。”

第一:劣势和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我们一般人眼里的强大和弱小,优势和劣势,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你的有利条件。作者列举了高盛集团总裁科恩的例子,因为从小就有阅读障碍,阅读非常慢,但带来的好处是阅读之后记忆很长时间,而且对于证券分析行业来说,快速阅读和反应是必须的。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得到了一个成为股票经纪的机会,然而他知道自己不擅长阅读,所以加倍努力了大量的资料,并成功地记忆了。最终一路成长为高盛总裁。而且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有阅读障碍的,比如思科CEO钱伯斯、花旗银行CEO约翰里德等。书中解释,轻微阅读障碍会给予比正常小孩更强的阅读动力。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不利条件可以转换为有利条件。

2、进入《大英百科全书》的历史名人中,有25%的人是在10岁以前失去双亲之一的。在15岁之前单亲比例是34.5%。而且著名的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很年轻就失去双亲或者单亲的,比例也远远超过正常人。正常情况下,从下单亲或者失去双亲家庭长大的小孩是不利的环境,得到的关爱会少,成长中自然困难重重,但是相反,很多小孩因此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坚强,内心更强大。这也是劣势和优势转化的案例。

3、我们不该一味地追求加强某一方面的优势,正所谓过犹不及。投入和优势之间,是一个倒U型曲线的关系,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加一点能获得一点的回报,但长此以往,你的回报会进入平台期,然后进入衰退期。这样你的优势会慢慢变成劣势。

第二:想打败强大的敌人,必须使用非常规手段

1、如果对手比你强大很多,那你跟对手针锋相对的时候必然胜算不大,你只有使用非常规的手段才能获胜,必然一直传统的NBA弱队,如果要跟强大的对手比拼进攻,必然不行,但是利用规则做好防守则可以收到奇效。不按套路出牌,是你处于劣势时的一个必然选择。

2、马丁.路德.金战胜了强大的警方,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不是靠传统的游行示威,在民智未开,民权意识尚未觉醒的情况下,双方实力太悬殊。不可能通过常规的方式战胜警方。必要时刻必须利用自己的弱势的“优势”,博得同情,甚至为此不惜制造误会,误导舆论。

第三:占优势的一定会败给占劣势的

1、以弱胜强是靠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弱胜强只能投机取巧。在商业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那就是:大公司一定会败给小公司。所谓占优势,都只是暂时的,从长期时段看,处于劣势的一方战胜处于优势的一方只是时间问题。

2、占优势的一方,因为太依赖既有的优势,往往对环境的变化后知后觉,这给劣势者逆袭的机会。当条件成熟时,劣势的一方会迅速占领新的优势,而原有的优势者因为沉没成本,对新的方向跟进力度不足,最终会被劣势方淘汰出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强大的诺基亚也被后来的苹果反超并击败。

3、优势者存在选择悖论,原有的优势是成功的基础,在充满不确定的新方向出现时,优势者理性的选择就是在原有的领域保持优势,不在新方向上浪费太多精力。但恰恰是这样的理性选择,决定了没有人能一直保持优势。

查看经济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