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科书只见河姆渡、半坡,紧接着就是炎黄、尧舜禹,不见良渚、石峁、陶寺和二里头,你怎么看?
目前,历史教科书的中国上古史部分的确存在“考古不足,神话传说来补”的情况。神话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如果有同时期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与其“相提并论”,显然可增大历史的可信度与厚重感。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不太熟悉,至少在谈夏王朝的时候会提及二里头吧。
按说,历史教课书内容滞后于考古新发现及相关研究成果,是可以理解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一直在修正甚至颠覆我们既往的认知,消化利用也需要有一个阶段。但目前滞后的程度实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教材虽然因其教育功能而具有严肃性,但面临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半坡、河姆渡遗址等,都是
1950-
1970
年代的发掘收获,而良渚、陶寺、石峁等,则是1980年以来的新发现。如果新世纪的教科书还仅见半坡、河姆渡等遗址的内容,那滞后的时间差在三十年以上甚至超过半个世纪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考古学家已经意识到不能再做象牙塔式的学问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已被唤起,公众考古活动方兴未艾,成果层出不穷,但从社会效果上看,还任重道远。
同时,我们也呼吁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者,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积极修订教科书中陈旧的内容。知识内容的吐故纳新并不难,史观的突破与更新,恐怕是最难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邦国时代—王国时代—帝国时代”两套历史分期话语系统共存,可知在历史研究成果的普及化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