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格侓诗体的对仗有哪些讲究?

> 城市

格侓诗体的对仗有哪些讲究?

1045人浏览更新于 2023-05-31 05:52:31
回答
共4个回答
2019-08-10 09:39
+关注

格律诗,是诗歌的一种。其中包括了律诗,排律,词,五言、七言体的绝句等,均可称为是具有固定形式的格律诗。而对于对仗有严格规定的,应该是专指律诗而言的。

律诗,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初,盛于中晚唐。在平仄、用韵、对仗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和规定。其中对仗方面,要求诗中的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均必须对仗。

什么是对仗?两个人在一起叫作:做偶。(与数学的奇数和偶数意思相通)古代的皇帝及官员出行所用的仪仗也是两两相对的,比如:县官出街也是前边一牌子:肃静,后边必须跟一牌子:迴避。因此做偶又叫作:对仗。用在律诗中指的是平行的两句诗,要求两两相对。即为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作:首联,第二联叫作:颔联,第三联叫作:颈联,第四联叫作:尾联。一般的是用在中间两联用对仗。(即第三、四句,第五、六句)。

如,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其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细浪对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对大渡,〈一江一河〉,水拍对桥横,云崖暖自是对的铁索寒。

除了中间两联外,也可以在首联用对仗。还有的把对仗用在尾联。如,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其首联"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用饮茶对索句,粤海对渝州。第三联再用了对仗。〈略〉

对于律绝(包括五言及七言绝句)则可以完全不用对仗,也可以首联用或后联用,也有的是全用,这个是视情况而定。

除此,还可以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来构成对仗,这个叫作:借对。也可以利用字音来对仗,这个叫作:借音。如…借"沧"为"苍",来对"白",借"皇"为"黄",来对"翠"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流水对,即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即这两句诗从意义上说的是一句话。

总而言之,写此类诗时不仅要讲究对仗,还应注意平仄、押韵及固定的句数。

2019-07-30 21:46
+关注

格律诗的对仗,与平仄,粘对,押韵一样,都是格律诗最重要的特征与要求。

绝句中对仗不是硬性要求,可对可不对。但律诗的对仗是必须的。下面重点谈谈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1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式要相同。

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这一联中名词直接相联,无谓语句式

星垂平野阔, 主谓定宾状

月涌大江流。 主谓定宾状

名岂文章著, 主状谓

官应老病休。 主状谓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都是“主状谓”的句式。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开颠倒,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开颠倒。

2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3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一联之内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词性要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阔”字在此的意思是“变得开阔”,因此也是动词),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如《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代蒙学《笠翁对韵》就是专门训练对仗能力的启蒙读物,下面仅举一例: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杜甫《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杜甫《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

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

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

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

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

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

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

投林羽翮轻。

又如杜甫《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因此“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杜甫《登高》:

先看其中的句内对、叠词对、数字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看四联全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或唐人七律压轴之作,不仅赞其内容上气势雄浑,情感沉郁,但就形式上的精美无比来看,也当得起如此盛誉。

2019-07-30 21:27
+关注

对仗,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通俗地讲就是一联中出句和对句要像对联形式。

格律诗中的对仗有以下形式:

一.工对:指用同类词性的词对仗。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也就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分类相对。古时侯又将名词细分为天文.地理.时令.器物.衣饰.饮食.文学.文具.草木.形体.鸟兽虫鱼等很多门类,要求分类相对。这就显得更繁杂了,但唐代绝大多数作者,无论大家还是小家多这么做。工对是对仗的基本形式。

二.宽对:鉴于上述工对的繁杂,在运用中受限制太多,所以宽对应运而生。宽对是相对工对而言,要求词性相同便可相对。也就是不强调上述名词的细分门类。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中的马.雨.水.花.露.衣都是名词,可以作为对仗。

三.借对: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用甲义,同时又借用乙意或丙意构成对仗。这种情况在古诗中很多,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寻常”,古时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杜诗用以作数对。又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沧”,李诗借音“苍"与“蓝”相对。

四.流水对:是指一联中的两句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一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它们是分不开的,就像流水一样顺流而下。如白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流水对一般用在尾联,以便收住全诗。

格律诗不管律诗还是排律,除首尾二联外,中间都要求必须对仗。

2019-07-30 18:26
+关注

首先明确,这里提到的“格律诗体”应该是指今体诗(近体诗)。今体诗分绝句和律诗。绝句又分七绝、五绝,不要求对仗。律诗分七律、五律、排律,除非首联和末联,其它联必须对仗。另外,从广义而言,词和对联也属于格律诗体,某些词谱也要求对仗,而对联则必须对仗。

为初学者考虑,还是从基本概念说起。

一、什么叫对仗

格律诗体的上联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关,并在上下联同一位置满足:词性一致、平仄相反、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该上下联就满足了对仗要求,叫对仗。

对仗使格律诗体形式上整齐和谐,内容上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音韵效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仗是律诗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没对仗的诗不叫律诗;对仗是对联的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对仗不叫对联;至于词,只有某些词谱要求对仗。

对仗的具体讲究叙述如下。

二、对仗的要求

1、句子

①句子结构相同

是指对句(下联)的句型应与出句(上联)相同。比如以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例,杜牧的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颔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是状动宾结构。

②平仄相反

对句平仄必须与出句相反。如,上首诗颔联: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词语

对句与出句相同位置的词语必须:

①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②词类相同(工对时)。例如,山川对山川,草木对草木等。

③词的结构相同。单纯词对单纯词,合成词对合成词。

④出句与对句避免用同一字词。

三、对仗的类型

1、工对

工对要求出句对句平仄相反,句型、词性、门类相同。

例,杜甫的五律《咏竹》中的颈联: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雨”对“风”,名词相对且同属气候类,其余也都是同词性相对,故属于工对。

以下是工对的几种情况:

①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如上例颈联中的“风”和“雨”同属气候类。

②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

③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晓战”对“宵眠”。

④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

⑤在一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送瘟神》(其二)的颔联: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其中“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都很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虽不是同类名词,也算是工对。

2、宽对

宽对和工对相比较为宽松、不工整,词性相同,门类有所不同,有的是因为专用名词或“不以词害意”等原因造成的宽对。

例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中颈联,“青天外”对“白鹭洲”属于宽对,“白鹭洲”属于专有名词。

再如,陆游的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其中颔联,“疑无路”对“又一村”即属于宽对。

门类上不同的例子如杜甫的七律《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颈联中,“丛菊”对”孤舟”、“他日”对“故园”都属于宽对 。

3、流水对

流水对指用上下联表述一个意思,上联和下联若单独考虑没有独立意义。在语法关系上,上下联分别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在逻辑上,上下联形成对仗,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目的等关系。

例如,白居易的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颔联即是流水对。

在宽对中提到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同时是流水对。

4、当句对

即出句及对句内各含有对仗的词语,当句对又叫自对。例,白居易的七律《寄韦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

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

……

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颔联出句中“东涧水”对“西涧水”、对句中的“南山云”对“北山云”,这就叫当句对。使用当句对的时候,一般多为宽对。

5、借对(假对)

①借字义

比如杜甫的七律《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其中颔联出句中“寻常”可视为数量词,和对句中的“七十”相对。因古时八尺为寻,二寻为常,此处借了字义。

②借字音

也就是我们说的谐音。

如,孟浩然的五律《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

……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

其中颈联中,“杨”谐“羊”,对出句“鸡”,借了字音,从而使两“动物”相对。

6、错综对(交错对)

指上下句相对的字词,不是依次相对,而交错相对。如:

杜甫的五律《长江》中的首联: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是以上联中的“万”对下联中的“一”。

7、邻对

邻对是指词意的门类相同或者相近,比如天文对时令,植物对动物等,比如李贺的五律《七夕》中的颔联: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鹊”对“花”,属于动物对植物。

8、扇面对

格律诗体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又叫隔句对。扇面对在词里用的非常多,古诗里最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五律《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的首联和颔联:

缥缈巫山女,

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

留在十三弦。

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三、对仗的注意事项

1、 出句和对句中,相同位置忌讳重字。

2、忌合掌。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单句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出句和对句所表达意思必须有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即使同时说明一个主题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比如:

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此例子是典型的合掌。

3、出句和对句要表达的主题不一致叫隔,也是大忌。

4、忌无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对,无规则重字是病对。如:

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其中“世”犯不规则重字。

总之,对仗是格律诗体中律诗、对联和部分词谱的要求。对仗使格律诗体产生美的音韵效果。要想掌握对仗的运用,必须熟悉对仗的定义及其类型、禁忌,多读律诗、对联等包含对仗的作品,并多动手练习,才能把对仗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诗作中。




查看城市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