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儒家的“内圣外王” 之道?
历来被儒家奉为修身终极目标的“内圣外王”之境界:圣人能够契合造化的灵妙,依照天地的和谐和完善,以通达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和根源作全面、整体性的体验;依据其纯朴的自然道德本性,通达万物性情而顺其自然的变化法则,才能成就"外王”之霸。
"内圣外王”一语,最早见于道家《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后来,儒家用它来表述人生理想;所谓“内圣”,即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所谓“外王”,是指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里面中讲“进德修业”,是指进益道德的“内圣”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业,这便是“内圣外王"思想发生的雏型。
《礼记·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以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内圣”就是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精气神意的修炼而证悟宇宙本体。孔子言:“所谓大圣者,知通大道应变而无穷,辩乎万物之情性者也”。“不出户知天下,不窥视而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内圣“即是人之体内智慧的开发修养。 “外王”则是掌握身形之外的各种文化知识,把握物质世界中的各种规律,对宏观世界的撑控。
在儒家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国富民强。
所以,中国历史上儒家的“内圣”与“外王”在国学中是辩证的统一。儒家把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政治实践融为一体,建构了一种独特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强调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重视自身修行,才能强大外部社会制度的建设与改善。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们有着独具特色的“内圣外王”之学术!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都将其归纳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庄子.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不谋而合,有相通之处,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圣外王”是指内具有圣人的德才,对外施行王道。强调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只有德政统一才能从“内圣”到“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内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外要有王者风范,翻手为云,伏手为雨。
毛泽东就是“内圣外王”的典范,他腹有诗书,雄才大略。在战争年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毛泽东思想就是“内圣”,毛泽东的治国方略就是“外王”。“内圣外王”成就了一代伟人!
所谓内圣外王,乃儒家故作高深,装逼之能亊,皆为文化引诱诈骗手段之一。春花秋月知多少,孔乙己之乱何时了?
所谓内圣外王,乃儒家故作高深,装逼之能亊,皆为文化引诱诈骗手段之一。春花秋月知多少,孔乙己之乱何时了?
圣者,德智也,修身养德;王者,统帅也,齐家治国平天下。二者皆为极致,是儒学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在实际当中,二者存在极大的矛盾,圣者仁义道德,王者气吞山河,很难集中在一人之身。用通俗的说法,“内圣外王”只存在于理论中,实验室的理想状态。古代也有贤君将其运用在实战中,如康熙帝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巧妙地将圣者的仁义与王者的霸气调和贯通,一抚一剿,恩威并济,最终宝岛回归。
盖《中庸》为天下最高之原理,《大学》为天下最高之原则。中庸多言道,重于内圣,是存养、省察自己的法要;大学多言德,重于外王,是立身、治世、化人之大道。两者合一并进,不可偏废,是故“学、庸”乃是天下之大经,圣人之大本,人生为人处世之大法,不论智、愚、老、幼,人人均当研究之必要。
“内圣”是明明德,自诚明谓之性,其性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能载物,高明所以能覆物,悠远所以能成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远无穷,是以故,不教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是以君子动而世,则为天下法;言而世,则为天下则。远之而有望,近之而不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过恶。
“外王”为亲民,自明诚谓之教,其教之有曲,有曲则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惟天下之至诚,乃为之化也,能转轮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法,明天地之化育,此乃圣贤动化之极也。
体心内圣,道可修;体心外王,可全德。内圣外王并进,则道果可证矣。
看到这样的问题,不禁让人感叹世间美好的智慧早就被中国古人用完了,至少在人文领域,我们都是在炒现饭吃剩菜喝先人的血。直接怀疑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是穿越而来的外星人,他们所发源的思想,至今仍无法超越,仍在左右我们的言行。
《庄子.天下》有内圣外王的叙述,道家的内圣外王窃以为是对自身修养如何观照自然的阐述。道家思想体系里有″人法比,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根,有″绝圣弃智\"之首,那么人的内心只有排除掉强求得到的路径,只有顺应道,才能求得\"法自然\",那么自然也就达到内心与身外的完美统一。恰如一件事物的两面,在对立中统一,又在统一中对立,如何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正。道家的\"内圣外王\"注重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
而孔孟的\"内圣外王\"入世抵俗,与伦理道德、政治天下密不可分。”内圣外王\"是孔儒崇高的人生理想,烟火气十足,悲悯情怀如佛。当然这就形成了中国几千年人治社会的根源。芸芸众生的生家性命全系统治者的人格修养。往往是一朝开国,君王图强,人民安乐。一过两三百年,统治者腐朽,内不圣,外难王。这样的历史循环圏圈,皆因\"内圣外王\"而难以打破。
“内圣外王”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治国思想,对治理一个国家而言,“内圣”指的是内修,修身养德;“外王”指的治理国家社会。对国际交往而言,“内圣”指的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外王”指的是与外国相处。
但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儒家的孔子提出来的,而是道家的庄子。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描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是说:“所以内圣、外王的主张,晦暗不明,阻滞不通,天下人多自追求其所好并把偏执的看法当作完美的方术。”
“内圣”和“外王”在儒家的思想中是辩证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出发点,“外王”是“内圣”的归宿;只有不断地通过内心的修养成为圣人,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只有达到“外王”之后,“内圣”才有意义,因为儒家的思想是出世的,具有积极的政治倾向,孔子就曾周游列国以寻求治国安邦,将“内圣”转化为“外王”,但事与愿违。
但“内圣”和“外王”是否真的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呢?换句话说“内圣”后一定能“外王”?或者说没有“内圣”就一定不能“外王”?我们举几个例子来逐一分析下。
王守仁也许是历史上最能说明“内圣外王”的圣人了。经历“龙场悟道”之后,王守仁官运一路亨通。正德四年,复官庐陵县知县;次年十二月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正德六年,王守仁随即被召入京,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署员外郎、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德七年,历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卿。正德九年,升任南京鸿胪卿。正德十一年八月,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就在此时,平定江西的匪乱。正德十四年,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可谓“立言、立德、立功”之旷世奇人。
我们再看看王莽的例子。王莽的历史评价是以篡汉称帝作为分水岭。篡汉前,他是人人称颂的圣人明贤,谦逊朴素,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接济穷苦百姓,在朝野上下,口碑甚好,最为世人称道是逼迫儿子自杀的大义灭亲之举。但是在篡汉建立新朝后,他刚愎自用,强制推行儒家的理想治国之道,复周礼,按照儒家经义照搬全抄。也许本意和理念是好的,但严重脱离实际,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背负了一个篡汉谋逆的骂名,从圣人神坛跌到衣冠禽兽之列。
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内圣”与“外王”之间还隔着一条长长的叫“实际”的路。“内圣”是理论,“外王”是实践,理论不能等同于实践,更不是实践。
再回过头来分析王守仁的例子。王守仁真的是否是因为“内圣”导致的“外王”,答案是否定的。王守仁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经常与小伙伴一起过家家的时候就沙场秋点兵,对兵书也是了如指掌。当然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因为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正是由于这些铺垫,他才能成功走上“外王”之路。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前是不学无术的混混,从小读书成绩不好,好拉帮结派,对儒学也是嗤之以鼻,曾经将儒生戴的帽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儒生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与“内圣”丝毫挨不上边的人竟然建立了大汉王朝。看到这里你还敢说“内圣外王”吗?
总结起来,“内圣”和“外王”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内圣”不一定就会“外王”,“外王”有时也不需要“内圣”,两者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路,一堵厚厚的墙。
谢谢邀请,“内圣外王”,意思是说内有圣人的修养,外有王者的功绩,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内圣是外王的根本,而外王则是内圣的妙用,二者一体一用,秩序璨然。
内圣之学
从源头上来讲,我们传统文化的内圣之学在《易经》里,也就是开始的“乾”、“坤”二卦的精神,《乾卦.文言》里所言的“大人”,其实也就是圣人,但《易经》里提出来的是大原则,细节上的内容,被分散在了诸多的其它经典里。
象道家对于“圣人”的阐述,比如详细的,就是《庄子.内篇.大宗师》,这篇文章一开始所谈到的“真人”,就是指的圣人,庄子在文章中解析的非常全面,也很细致。
在儒家而言,所谓的“内圣”之学,就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步修养工夫,这就讲的非常的系统了,而且更难得的是,它把逻辑顺序排列的也非常清晰,后世无论是唐朝的道学,还是宋明的理学、心学,基本上谈到“内圣”之学,都没能跳出这五个层次的范围。
从“格物”开始,到“修身”为止,这在《大学》的“三纲”里面就是“明德”之学,我们也可以这样讲,儒家的“明德”之学,也就是“内圣”之学。
外王之学
外王之学,从《易经》的大原则来讲,就是《系传》中所谓的“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开物”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道理,并通过教化而行于天下,“成务”里的“成”是指成就,“开物”是普及道理,“成务”则是目的,是为了成就天下各类民生事业。
讲的比如具体的,比如《中庸》中提到的“九经”,除了第一个“修身”以外,其它的八个,都是外王之道,这八个分别是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以及怀诸侯。
简单的讲,就是《大学》里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步骤,从“齐家”开始,到了“平天下”,就已经是达到了“外王”的效果了,至于这种效果具体反映在哪里,用孔子在《论语》中的话讲,就是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
“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说,在王者辖区内的,都很满意,而不在这个辖区内的,则变着法的想到这里来,管理到了这个份上,想不成为“王者”恐怕也已经不可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她不会把一个推测出来的结果告诉我们,只要是传承下来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都不含糊,经得住推敲和实践检验。
儒家的内圣外王实际上是儒家为政理想的概括。内圣是指内在的道德修养;外王是指外在的事功。
儒家学派认为,为政者应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的人格修养,而有了深厚的人格修养,为政时才能惠及他人,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种意思,实际上也是由“内圣”而“外王”之道!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基础,外王是内政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因此,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体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内圣外王”这种观念本身就不是正统儒家思想,以此类推只会更背离儒学。
内圣外王是外行人把两截异类问题混合叠加看待了,将牛头拼凑马身上的理解方式判断,且分化本质支离事物的审视问题了。圣无内外之分只要将事物无私地格正至极便是圣;王无左右之别只要事事物物客观规律地处置问题即是忠恕王道。便能知行合一事物自然迎刃而解。
有人这样说:哥哥吃了三碗饭,结果妹妹饱了?有这事么能如此讲述与理解吗?但人们还是始终这样的混淆视听以讹传讹的持续着,类似问题与情形太多了,真相本不难人心却不易。但人们就是喜欢这么折腾着又或者倒腾来倒腾去…终日不知忙活些啥?!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承千年的国学文化对统治者内在修为状态与外在行为状态的一种理想期盼。
于内:反观诸己,修养道德,心胸豁达,虚怀若谷,能包容一切,热爱一切。
于外:善用为君之道,即王道-使大德大才之人为己所用之道;仁道-使天下万民爱戴的仁义之道;霸道-使奸佞小人远离之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是说秦始皇所创立的国家体系、律法制度都是非常科学、完备与合理的,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所遵循、沿袭。从这一点上来说秦始皇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大秦帝国的短命却是不争的事实——“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死后仅仅几年的时间,秦王朝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传之无穷”的是“秦政法”,而不是嬴姓后人、秦始皇的血脉。
贾谊在《过秦论》里感慨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当初,秦作为一个诸侯国凭依不大的国土,逐渐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强国、大国,进而能够左右天下、使六国诸侯都来朝拜,这样的局面存在了百年之久;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秦一统天下之后,(强悍如此)却在陈涉一人倡导的起义之下,短短几年间就彻底灭亡了。秦始皇的子孙后人、王室宗亲被屠杀殆尽,成为天下的笑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懂得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对前来希望说服赵国尊秦为帝的魏国将军辛垣衍说:“秦国,是个不顾礼仪信义而只崇尚武力战功的国家,以权诈之术对待自己的部属士卒,把百姓臣民当奴隶一样野蛮役使。如果它凭依武力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的话,那么我就是投入东海而死也不愿意成为它的臣民!……”——这是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时候的事情,秦始皇当时还是个幼儿(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由此可见刻薄寡恩、严刑峻法一直是秦国政治的一个基本特色,尽管秦国国力强盛、兵精将勇却是很不得人心的——贾谊说“仁义不施”是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坍塌根本原因正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说一个人依靠聪明才智、非凡的能力可以得到的某些东西,还需要高尚的仁德才能守护得住。如果仁德不济,即使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的。即使制度再好、律法再完备、能力再强、智慧再高、兵再精将再勇也无济于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曷为得道?曷为人和?——秦始皇亲政后,罢免并流放了权威赫赫的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曾经召集大量的文人雅士写了一本书《吕氏春秋》,在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意思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君王,四方八方不同的民族都会臣服于他,是因为他德高望厚。深邃的泉潭是鱼鳖的栖身之所,茂密的树林是飞鸟的巢窠所在,百草丰茂之地的必定吸引着牛羊禽兽,君主的贤德宽厚就是天下豪杰义士归宿。
内,心怀圣德厚道、躬行不辍、执守不失;于外自然能够臣服天下、称王宇内——“内圣外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内,是主旨,是精神,是思想内核;外,是现实形式,是外在表现,是实际成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是说秦始皇所创立的国家体系、律法制度都是非常科学、完备与合理的,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所遵循、沿袭。从这一点上来说秦始皇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大秦帝国的短命却是不争的事实——“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死后仅仅几年的时间,秦王朝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传之无穷”的是“秦政法”,而不是嬴姓后人、秦始皇的血脉。
贾谊在《过秦论》里感慨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当初,秦作为一个诸侯国凭依不大的国土,逐渐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强国、大国,进而能够左右天下、使六国诸侯都来朝拜,这样的局面存在了百年之久;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秦一统天下之后,(强悍如此)却在陈涉一人倡导的起义之下,短短几年间就彻底灭亡了。秦始皇的子孙后人、王室宗亲被屠杀殆尽,成为天下的笑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懂得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对前来希望说服赵国尊秦为帝的魏国将军辛垣衍说:“秦国,是个不顾礼仪信义而只崇尚武力战功的国家,以权诈之术对待自己的部属士卒,把百姓臣民当奴隶一样野蛮役使。如果它凭依武力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的话,那么我就是投入东海而死也不愿意成为它的臣民!……”——这是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时候的事情,秦始皇当时还是个幼儿(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由此可见刻薄寡恩、严刑峻法一直是秦国政治的一个基本特色,尽管秦国国力强盛、兵精将勇却是很不得人心的——贾谊说“仁义不施”是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坍塌根本原因正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说一个人依靠聪明才智、非凡的能力可以得到的某些东西,还需要高尚的仁德才能守护得住。如果仁德不济,即使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的。即使制度再好、律法再完备、能力再强、智慧再高、兵再精将再勇也无济于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曷为得道?曷为人和?——秦始皇亲政后,罢免并流放了权威赫赫的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曾经召集大量的文人雅士写了一本书《吕氏春秋》,在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意思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君王,四方八方不同的民族都会臣服于他,是因为他德高望厚。深邃的泉潭是鱼鳖的栖身之所,茂密的树林是飞鸟的巢窠所在,百草丰茂之地的必定吸引着牛羊禽兽,君主的贤德宽厚就是天下豪杰义士归宿。
内,心怀圣德厚道、躬行不辍、执守不失;于外自然能够臣服天下、称王宇内——“内圣外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内,是主旨,是精神,是思想内核;外,是现实形式,是外在表现,是实际成果。
内外兼修,德才兼备,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内圣外王”:内存圣贤之道,外施王霸之术。
中国古代士大夫一般将“内圣外王”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根本。所谓“圣”,指的是“圣贤之道”;所谓“王”,指的是“王霸之术”。“内圣外王”的意思是:内存圣贤之道,外施王霸之术。
“内圣”:循天理,大节无亏,内心安定平和,保持处变不惊。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讲究一个“道”字。
何谓“道”?即“天理”也。通俗地来说,就是天地间长存不易的至大至正的道理。只要我们为人处世,符合天理,就基本符合了社会的规则,基本会被其他绝大部分人所接受,也就是所谓的“大节无亏”。
一般人们评价某个人的好坏,先看其“大节”。只要这个人在大节上没有问题,那么即使有点小毛病,也是可以接受的,一般并不会因为一些小节问题而对其产生很坏的印象。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大节上有问题,那么即使他在小节上做得再好,别人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印象。
比如“孝顺父母”就是“大节”,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倘若你非常穷,没有足够的钱财来供养父母,所以你偷钱骗钱来供养父母。别人一般会觉得你这个人虽然干了点坏事,但目的是为了供养双亲,出发点是好的,所以会认为你这个人并不坏。为什么你明明干了坏事,别人还对你印象不坏呢?因为你大节无亏!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谁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一点错误不犯。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际遇中,把握好方向感呢?唯有“循天理”三个字。只要能切实做到这三个字,就能保持“大节无亏”,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不会太差。
此外,“循天理”的过程其实就是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通过“循天理、致良知”,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保持内心的安定平和,这样有助于你在各种情况下镇定自若,保持处变不惊的定力。而“循天理”其实就是“内圣”。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内圣”的原因。
“外王”:世上不乏小人,治世需以王霸之术。
天理虽然存于每个人的心中,但是很多世俗之人的良知容易被私欲所蒙蔽,因此他们为人处世往往会置“天理良知”于脑后。因此,如果想以纯粹的“圣贤之道”来教化这种人,是不可能的。“圣贤之道”只能跟尚存良知的人来讲,而对于那些丧尽天良的人,只能施以“霸道手段”,这就是所谓的“治世需以王霸之术”。
历史告诉我们,这世上的确有很多丧尽良知之人,跟他们讲“忠、孝、仁、义”这些圣贤之道,简直是迂腐可笑。现实世界中,“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总是在不断上演。世事险恶,有时候不能只当君子,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用点“王霸之术”。
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够仁义吧,但是吕布被捆在白门楼向曹操求情时,刘备直接建议曹操杀掉吕布,这就叫做“外王”。再比如清末名臣曾国藩被称为“半圣人”吧,他在平定太平天国时,是何其的杀伐决断,这也叫做“外王”。人生在世,当你面对小人时,有时不“外王”一下,还真不行!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外王”的原因。
综评:内圣外王,以道驭术。
内圣是“道”,外王是“术”,中国古人讲究“以道驭术”。“道”是讲究天理良知的,而“术”是不讲天理良知的;“道”比较有原则性,“术”比较灵活、但缺乏原则性。如果我们重术而不重道,就会成为那种“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如果我们重道而不重术,就会成为迂腐可笑的“书呆子”。这就是“内圣外王”的原因。
个人浅语:只有自己内心不断修养提升,才能成为仁者。相辅相成。内心充裕之人、即气质修养于身展现在外。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天道观(天人合一)的政治神圣化。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圣人以天为宗,后面的德道皆本于天,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是指法天的内在品格的自我修养。
而王呢,中正立于天地人之间者,
古代只有(天)神授才能保证王的统治权的合法性,
所以有关的天文知识成了王的特权(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知识)。
他能读懂天象天数,与天相通,也就获得了天授威权(承天休命)。
概而言之: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处说一为道,不如说是天为佳。
想想《周易》的乾卦,即是一,乃天,并以龙御之,
后世合言真龙天子,大抵是指向内圣外王的。
谢邀。
你是如何理解内圣外王的?
说到“内圣外王”,有很多朋友并不是很清楚这到底是哪个思想流派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圣”,自然是儒家的成分居多,毕竟追求圣人之道是儒生们的终生追求。“外王”则在某个阶段的儒家说法中有一种僭越的感觉。
毕竟先秦儒家、后世儒家,讲究的都是匡扶社稷,为君王治天下,有“内圣”之心,无“外王”之意。虽然从东汉末年到隋唐时期,士大夫同样加入了角逐天下的纷争,并通过王莽、司马懿这些大儒和文士一窥九五之器,但是在后世的儒学中,儒生们对这些改天换地的文人是不以为然的,甚至充满了鄙视——从文人修史甚至不愿意为王莽的新朝留下一笔可见一斑。王莽的新朝地位甚至不如武周王朝,可见文人对“外王”发自心底的抵触。
在儒生心里,“内圣”是个人修养的极致,而“外王”却是意图打乱阶级秩序,混乱天下的行为,这种观念,一直到宋朝时期的“事功学”成型,才把“外王”和建功立业、封侯晋爵慢慢等同,“内圣外王”这个词语才逐渐在儒家学问中变得正大光明起来。直到心学的王阳明,综合了主观、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了理学,同时在事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儒家代表人物。
然而“内圣外王”这个词语直到清末,才有很多大学问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并写出专论。这些解释、阐述基本上是以北宋后理学、心学流派进行的,都是儒学大家的论证,以至于到了今天,很多人都以为“内圣外王”是儒家提出,而且接受这些儒生的释义。
其实“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也就是说,这个词是道家提出来的。
那么对这个词的近代理解,虽然以儒家的为主流,但我们可以说,都是阐述和发展,若要了解庄子态度的真意,还得区别对待主流和从《庄子·天下》原文以及庄子自身修为认识发展出来的观点。
儒家观点如上所叙,“内圣”自修,“外王”事功,这一方面解释是以梁启超的说法为代表,即“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简单说,就是以儒家的标准,做好人,办大事。道德修养达到极致,即为“内圣”。经济事功达到极致,即为“外王”。
这种说法得到了冯友兰、牟宗三、徐远和、熊十力等人的支持,影响深远。而能够发现儒道不同,作出更适合庄子本意解释也大有人在,如钱基博、张舜徽等。张舜徽提出:
庄周之学,与孔孟异趣,则其所谓圣、王,自非儒家之所谓之圣、王。
这就明确指出,你们现在说的“内圣外王”跟庄子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为什么不是一回事?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则做出了详细解释:
内圣外王之道,庄子自名其学;而奥旨所寄,尽于《逍遥游》、《齐物论》两篇;盖《逍遥游》所以喻众生之大自在,而《齐物论》则以阐众论之不齐。则是《逍遥游》者所以适己性,内圣之道也;《齐物论》所以与物化,外王之道也。
话虽了了,殊为精当。读过《庄子》就知道,《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中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个人的内修极致,《齐物论》是讨论万物一齐,处理自我与世界如何相处的问题。所以,庄子提到的“外王”实际上是指融入万物,和谐相处。内圣即“适己性”,外王即“与物化”。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内圣”,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也不是一回事。庄子所谓的内圣,指的就是“坐忘”以达到“心斋”,是剔除个人私念,不为欲望所困,达到“心与物游”、“独于天地精神向往来”的逍遥境界。而儒家的“圣人”是道德和事功都做到极致的人,也就是说本身道德修养极高,且为人类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
道家的圣人是为自己成圣,儒家的圣人是为他人成圣。
而儒家的圣人在成圣的过程中的不断修行和努力,为了事功的成功而拼搏,其实在庄子的眼中看来,这些努力本身就是对道的违背,是阻碍个人成为道家“圣人”的绊脚石。在老庄哲学眼中,儒家穷尽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仅仅是“道与德”中间“德”的部分,离真正的“道”还差着距离。
孔子在和老子交谈过后,反而放下了玄而又玄的“道”,努力将“德”做到极致,开创出世世代代儒生要继承的“往圣绝学”。
庄子所说的“外王”,即“与物化”,和万物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既不悖逆外物,也不为外物所困。这种在纷繁复杂的外物社会之间而不受损伤地遨游,既是源于“内圣”,也是“外王”的表现。
自身修行达到极致,与外界和谐共生——这就是庄子内圣外王之道。
但自北宋以来,儒家借用了“内圣外王”的名词来解释儒家思想,“内圣外王”就成为儒家的内在道德追求和外在建功立业努力的最高标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内外兼修,德才兼备,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现代汉语意思是:所以“内圣外王”的道理不明确,思路阻滞不通畅,天下人多追求其所好,并把偏执的看法当作完美的方法和论述。
从书中原话中可以知道“内圣外王”这个道理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这里我引用认同度比较广的说法来介绍——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也就是努力做到成为一个圣人。
“外王”就是对外实行王道,简单来说就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内圣外王也可以理解为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儒家的哲学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内圣就是心里要存有圣人之心,让圣人的标准理念成为心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一个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圣人道德的觉知的人。一句话,就是修身养性,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圆满的人,让人格的力量能够发出浩然之气,感发人心。
儒家认为,道德是世界的本体,比如北宋二程的理气说,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气太极论,王阳明的良知说,其实都是认为世界源于道德天理。儒家的认识论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有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内圣就是本体论与认识论。
外王的具体含义可体现为“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在人格修养达到了高度力量后,为君王为百姓服务,建立三不朽的伟大功业。外王就是实践论。
内圣外王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天地之理与个人本心完全契合,一举一动都合乎理,一草一木都能看到理,止于至善,成为圣人觉者。
有着圣人思想内涵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篇》,是现代成语,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冯友兰认为: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而\"内圣外王\"从我个人理解,\"内圣\"不仅局限于道德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和个人探索实践,还包括科学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和个人探索实践,而\"外王\"不仅局限于道德意义上推己及人的行动和治理众人之事的社会实践,还包括科学意义上推己及人的行动和治理众人之事的社会实践。
简单说,\"内圣\"更侧重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坐而论道,\"外王\"更侧重在融入自我生命中起而行之!
在外护老婆,在家怕老婆
明心思其理,理清则行自然。
内圣外王,是儒家推崇的标准人格典范。内圣主要指人内在的品德,修养,知识,远見,胸怀等的东西(立言,立德,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外王主要是指外在的作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万世开太平。这方面的教导特别多,不必一一言明。這些对人生修养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批评儒家的人会说儒家是“外圣内王”充满了伪善。表面谦谦君子,内心充满了杀机和算计。立德是假,立功是真。盛世为官,乱世为民,充满了自私和自保。
对于儒学的褒贬历史上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可以说都心知肚明。我们也没有必要列的更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不要走极端,非黑即白。
内圣外王,老子,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国家,应该是,圣人,可以担当的,对于百姓来讲,圣人管理国家,是,替天行道,而以,圣人无欲,反正,可是对于外族,或,外面其它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生存方式,的,冲击,一定要去指止,成为,外王,对于其它,宗教民族文化,而又,不断干扰,我们的,民族,而言!!!!!!!!!!!
看似君子,实则……
人生是一场修行
修身不修心到老一场空!
钱权色利情,仁义礼智信
静松通空灵。
如果没有明师指点,过一关比登天还难!
无数人一生都没有超越钱关。更别说其他呢?
让生命拼命往上飞升,穿越时空!
内圣外王:
佛祖的发心
易经的智慧
毛主席的能量
帅才,将才,慧才三位一体集于一身,才是内圣外王!
儒家是把君子锁,锁住老实人的心,对奸诈之人不起作用,那儒家要其有何用,道德修养靠自觉,属于个人认知世界后产生的感悟进行提倡示范形引导表达,强行灌输儒家那套,有点揠苗助长
内圣外王,意义很直观,理解也不复杂,就是对内是圣贤的圣人,既像一位家长又像一位导师,既教化好子民又管理好子民,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对外则需要王者的霸气与决断,有王者之威,对待入侵者更要以王者之怒彻底将其毁灭。
谢邀!内在具有圣人品性,外在具有王者风范,品德与才干聚于一身。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与老子的“圣人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孔子“为仁由己”也是一致的。
《庄子·天下》言“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内圣,是内在品德修行,“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身是作为一个人的本分,不管自己做什么,都要保有一份圣人的品性,所以内圣在己,内圣的外王才有根基。
外王,在于自己事业的选择,在于时势和机缘,各行各业都有王者,能否成为王者就有运气的成分了,所以真正的王者是那些顺势而为的人,得之坦然,失之坦然。
历史上,孔子、王阳明、李世民、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都可称得上是“内圣外王”的表率。
所谓“内圣外王”就是心里像圣人一样无有分别心,一切随它。就像管理者一样会组织和管理人员,对于一切事物都能很好的控制运作。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
“内圣”意即“内求于己”,通过修身达以“成圣 ”,有婴儿说,有出窍说,形成身外有身,即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里的得道,悟道,成圣。得道以后就可明白人世间的一切道理,通晓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切佛经,道经,德经拿来一看就懂。像吕洞宾说的,“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明白了世间法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怎么样达到“内圣外王”呢?古人设立小学,人生8岁,自王公以下,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弟,都入小学。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到十五岁以后,所有人都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里的大学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大学》。《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八条目就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
三纲领:明明徳、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而外~――;非……~?――:~?!……!――
对内才德治理,对外王霸扩张。(当今美国的思维)
可以说是种因果关系
「内圣外王」相当于康熙《教子庭训》说过的1句话:「希贤希圣、谁能阻挡?」又像曾国藩说过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理学专家周敦颐说:人希士、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思是说:普通人应该向往成为精英,精英应该向往成为圣贤,圣贤应该向往符合天意。
①内圣:
对内,做人要修心,要无愧于心,要符合圣贤的标准。不偏不倚、保持中道。不要去迎合草根的道德观,而成为1个「乡愿/烂好人」,也不要迎合迂腐子的道德观,成为1个道德犯。但是也不要去迎合混乱年代草根堕落的世界观,去刻意做什么所谓的枭雄。
②外王:
对外,不要假装仁慈、慈悲,对于恶人、怪人、敌手,该动手就不要手软、该收手也不要迟疑,不能过度残暴、不能过于优柔。总之也是保持中道、不偏不倚。而不是一味的霸道,做出后悔的暴行。也不是一味的忍让,留下后遗症或祸根。
很多人都说内圣是外王的根本。我谈谈我的看法,和很多人有不同。儒家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成王的,但是儒家的格物致知有帮助人修正道路的作用,所以只要会了格物致知外显的东西是自然会发生改变透出王者气象,这是其一,也是大部分的人理解的。
其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根本说的还是内在,不在外显的像上。全部指的是身体内的变化和感知以及了解。民指的是细胞,这个绝对不是瞎猜疑,真正的儒家修行法门的核心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