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上有原则能改变什么?
问题补充: 感觉自己做人真的好傻,什么事情都觉得做不好很差劲,人际关系又处理得很不好,总觉得同学们都不太喜欢自己,即使自己总是很热情主动有时候还总愿意吃点亏,但还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不喜欢我很有距离感,我也觉得再这样下去也不好可又不知该如何改变?而且自己一点做人的原则和底线都没有?我这样该怎么办?
1、稳定的人际交往是流动的人际关系其实是在多次博弈后,双方已经有意无意地确认了对方的回报概率,找到了博弈的平衡点,并且能够坦然接受这种稳定的互惠关系。就比如,我们和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你来我往时往往不需要任何思量,这是因为我们在试探性找朋友的交流期间,已经能够验证了对方的回报概率。2、所谓的志同道合,本质上就是个人利益的交集最大化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名著《自私的基因》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凡是经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任何东西,应该都是自私的。但事实是,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私欲,抱着大公无私的心态去做事,但结果往往又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所以如果没有圣人的胸怀,咱们就别将自己燃烧地太高尚啦。3、安全感、能遵守心理契约的人是最可靠的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位关系还不错的同事。他比我早1年工作,能力相当不错,工作也很努力,一般人搞不定的工作他一出马,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我们当时都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在公司应该会很受重用。可奇怪的是,等我都做项目经理了,他还是小兵一名。当时一直很困惑,觉得可能是他性子冷,不喜沟通所以比较吃亏。直至后来,我带了一位跟他很像的下属后,才解了这个困惑。这个下属能力强,工作上也舍得投入,但就一个毛病:工作结果不可控。这种不可控导致我给他布置任务时非常没有安全感,安排关键任务吧,心里又没把握他这次能不能完成。所以最终只能用用他的能力,而不能把他作为接班人来培养。人际交往,从来如此。4、如果可以,千万不要在短期内给交往之人下定论,尽可能多角度来观察,不以一次或一点的表现以偏概全举个例子:和某个刚认识的朋友吃饭,他抢着买单了。你不能仅凭这一点表现,就判断他是一个慷慨的人。如果要跟他深入交往的话,就还得多看看他在其它场合,特别是极端情境下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比如,咱们老祖宗给出的下面四点:1)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大事、难事面前,才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担当)。2)顺境逆境看襟度(在顺逆境的变化中,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3)临喜临怒看涵养(遇到喜怒之事时,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4)群行群止看识见(与众人在一起时,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识见)。5、人际交往的本质就放大你的可交换系数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而【可交换价值】= 你的【价值】x 你的【可交换系数】6、最后,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像这样的干货文章,YouCore还有99+,主要是讨论工作5年以上的职场共性问题。
比如:缺乏深度思考、晋升瓶颈、激励团队、知识不成体系等等。
欢迎关注YouCore,快人一步学到更多的职场方法论。